• 陈前瑞教授应邀为我校语言学教工党支部师生做专题学术讲座(2022-09-30 16:24:43)
  • 2022年9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陈前瑞教授应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工党支部的邀请,做了题为《最近将来时时体地位的跨语言思考》的学术讲座。根据防疫要求,讲座采用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举行,由支部书记张邱林教授主持。来自文学院、语言所的60余名师生们参加了此次讲座。

    由于在“时体”中占据重要地位,“将来时”语言现象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但历来争议颇多。陈前瑞教授以自己已发表的诸篇成果为切入点,介绍了他从2005年至今对“将来时”语言现象的研究历程,详细梳理了自己在类型学概念框架下对现代汉语、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中将来时用法的探究和思考,并强调应该用汉语具体个案现象研究推动类型学、跨语言思考,由此引进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将来时的研究历程的回顾。陈教授介绍了将来时、即行体、展望体等时体概念的含义和研究情况,提出采用比较概念进行类型学视野下的具体语言的时体研究,以便突出具体语言时体系统中真正的共性和个性。至于术语概念的确定,陈前瑞教授认为可以基于描述范畴的研究选择最为合适的说法,以体现各自的认识价值。

    二是利用跨语言材料分析论证最近将来时的时体性质和时间指称性质。汉语、西格陵兰语、蒙古语、英语等多种跨语言材料显示,最近将来时、即行体与展望体本质上可以是一种时,并随着语法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有较为单纯的将来时间指称和预测的用法。陈前瑞教授认为,时体的用法和演变过程均具有多样性,不必总是用过去时的特点要求将来时,允许将来时在时的意义上不那么纯,即便是表现出最近将来时的特点,也不必将其排除出时的系统并纳入体的系统。

    三是总结与展望。基于上述汉语、西格陵兰语、蒙古语、英语、巴斯克语历时与共时事实,陈前瑞教授认为最近将来时可以直接源于多种不同的体意义,如起始体、完成体、进行体,但本质上可以是一种时。陈前瑞教授提出,最近将来时与一般将来时存在广泛的演变关系,尤其是“即时”或“最近”这一语义特点在一些语言中不具有稳定性,这些都不支持据此特征将其视为一种始前阶段体的概念范畴。

    陈前瑞教授的报告例证丰富,论据充足,十分精彩,使师生们深受启发。在互动环节,饶琪老师针对报告内容提出了两个问题,陈教授分别进行了回答。最后,张邱林教授对本次报告做了简要总结。他指出,本次报告给了我们三点启示: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学问要抓住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思考;二要开阔视野,研究问题不能局限在某个狭小的范围内,要广阔地追踪;三要重视事实证据,从语言事实中发现问题,用语言事实来解决问题。学术讲座到此圆满结束。

    (通讯员:凌艺桓、丁双双)

  • 上一条:郭锐教授应邀为我校语言学教工党支部师生做专题学术讲座 下一条:2022年湖北省语委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校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