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好词典编纂中结论与事实的关系(2013-06-08 22:09:57)
  • [center][size=4]处理好词典编纂中结论与事实的关系[/size][/center] [center]邢福义(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center] 所谓“结论”,指词典对词的义项所作的归纳和解释、对词的语法性质所作的断定等等;所谓“事实”,指社会语言运用中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所谓处理好结论与事实的关系,指词典上所作的结论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或者比较贴近客观实际。 [center] 一[/center]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重要的修改,解决了不少难题。这进一步提高了《现代汉语词典》在辞书界和读者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说个事实。近年来,有个问题一直让大家感到困惑。即作为姓氏的“肖”和“萧”,应该怎么看待,应该怎么处理?是以“肖”覆盖“萧”,还是以“萧”覆盖“肖”?比如:(1)萧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16年生,江西兴国人。……萧华文武兼备,才华出众,著有《怎样进行战时政治工作》《长征组歌》《铁流之歌》等名篇。(news.enorth.com.cn system 2005 10 11 001136800.shtml 34k 2005.10.20) (2)肖华逝世后,肖华的妻子王新兰及肖华的五个儿女均依法享有《长征组歌》歌词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www.gmw.cn 01gmrb 2005 10 21 content-320172.htm 18k 2005.10.20)这是最近从网上摘引的两个例子。前一例出现两次“萧华”,后一例出现三次“肖华”。“萧华”和“肖华”,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假如这位将军还活着,给他办身份证时,他的姓氏是取“萧”舍“肖”,还是取“肖”舍“萧”?这可不是个小问题。甲给乙汇款,如果身份证上有一个字跟汇款单上的不相同,乙是取不到款的! 麻烦的是,就客观实际的情况而言,二者的取舍各有一股很大的语用势力予以支持。一方面,许多汉语言文字工作者偏向于取“萧”舍“肖”。比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收“肖Xiāo”,并且明确表态:“(Xiāo)萧……不能简化为‘肖’。”另一方面,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一律取“肖”舍“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名单中,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名单中,全都用“肖”,没有一个人是姓萧的。由于中央如此,地方各级党和政府部门也都如此。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之前,除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态度明确,其他词典的表述都是比较含糊的。比如,《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肖②Xiāo姓。有些姓萧的人将自己的姓写作肖。”而在解释“萧”时,未提“萧”是姓氏。又如,《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肖Xiāo姓(‘萧’俗作肖)。”“萧(Xiāo) 姓。”这类解释,让读者难以断定:能登大雅之堂的,到底是“肖”还是“萧”?“肖”和“萧”到底是什么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解释作了修改。即:“肖Xiāo名姓”。“萧(Xiāo) 名姓(近年也有俗写作肖的)。”这样的解释,既明确,又有弹性。首先是明确:“肖”和“萧”都是姓;其次是有弹性,能顺应未来可能有的变动情况。一方面,既然二者都是姓,那么,在确认某人姓氏的时候,根据户口簿和身份证,凡是用“肖”字的人就姓肖,用“萧”字的人就姓萧;另一方面,既然存在把“萧”俗写作“肖”的现象,那么,从发展上看,在中国的人口中,姓肖的人将会多于姓萧的人。 比较而言,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军各部门的用法,影响更为深远,已经形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更贴近实际。 [center]二[/center] 任何词典都不可能完美无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自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讨论。 如汉语的词类问题,因为太复杂太麻烦,几十年来,词典的词类标注问题一直被挂了起来。现在,中国迅速跨进信息化时代,由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这一问题想回避也无法回避了。只要是参加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会议,在听有关学者介绍某个语料库建设的时候,总会听到“我们标注了词类”这样的语句。在现代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词典中的词类标注问题也被催促着非要解决不可,因此新出的词典一般也都标上了词类。这显然是一大进步。然而,大家都标注了词类,是否意味着复杂问题都变得简单了,麻烦问题都变得不麻烦了呢?恐怕不是。 以“一定”这个词来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这么解释:【一定】①形属性词。规定的;确定的:要按~的程序进行操作。②形属性词。固定不变;必然:文章的深浅跟篇幅的长短没有~的联系。③副表示坚决或确定;必定:~要努力工作丨这半天还不回来,~是没赶上火车。④形属性词。特定的:~的文化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⑤形属性词。相当的: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的成绩丨这篇论文具有~水平。 词性和义项的排列次序,①②为形容词,③为副词,④⑤为形容词。在词性的认定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基本相同的解说。即:“【一定】①形适当的;某种程度的 种子在~的条件下才发芽丨有~的提高。②形特定的 ~的社会形态反映~的生产关系。③形规定的;确定的 律诗、绝句都有~字数丨结果怎样还不~。④副表示态度坚决或必定如此 ~要挽回不良影响丨孩子回来就不高兴,~是没有考好。”稍有不同的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只列出四个义项,而且先形后副:①②③为形容词,④为副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之所以出现“形—副—形”的排法,是由于承袭了原来的次序。查2002增补本可知,除了加上词类标注,并且换掉部分例句,义项与解说没有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也好,《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也好,对“一定”的词性认定标准是相同的:作状语的,标为副词;作定语(或述语)的,标为形容词。可疑的是,见于状语位置的“一定”是否只能是副词?请看下面的例子: (3)不是叫你论谁的官大哩,官大也不一定是走资派,官小也不一定不是走资派,……(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 (4)你的感觉不一定不对,他现在不愿在家里住,也常常不在公司。(王海《牵手》) (5)操场当然是露天的,露天的地方不一定不安全。(津子围《小温的雨天》)上例的“一定”出现在“不X不VP”的结构框架之中,VP可以是动词、动词结构或形容词。这里的“一定”不可能是副词,因为副词没有这样的语法特征。上网查看,可以见到许多同类例子。例如: (6)我相信你不想骂人的,但是你不骂,别人不一定不骂,我是做了精神准备的。(bbs.people.com.cn bbs ReadFile?whichfile=316429&typeid=18 21k ) (7)其实卓越网搬离中关村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离开中关村不一定不赚钱。”(tech.tom.com 2223 200452 97020.html 31k ) (8)说话少的孩子,智力不一定不高,满周岁的孩子不会说话也不用着急。(lianzai.china.com books html 784 4012 36044.html 7k ) 以上三例,VP分别为动词、动词结构和形容词。 事实表明:要么,状语位置上的“一定”不是副词,而是别类的词;要么,状语位置上的“一定”有一部分是副词,有一部分不是副词。如何结论才准确,有必要重视语言事实的挖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 [center]三[/center] 为了《现代汉语词典》权威性的进一步加强,希望广开“群策群力”的渠道。 《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班子历来很强。但是,编词典极难,要面临的问题非常之多,包括学术性问题和非纯学术问题。编写班子的成员不管学问怎么好,对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四面八方的“事实”的了解,肯定都是有局限的,因此,有所缺漏,有所不周,完全正常。比方新词新义,社会变化越急剧,就会出现得越多。词典中必须不断增加新词新义,才能使词典的更新尽可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但是,做好这一工作,必须以“普查”之所得为基础,仅靠编写班子的十几个人、几十个人,要想做到相对详尽,是会力不从心的。 如“教师教育”这个词语,已经使用好几年了。特别是在全国的师范院校里,已经成了特别常用的带有“主题词”性质的词语。2004年12月25日,在华中师范大学第九次党代会上,党委书记所作的报告就是:《立足新世纪明确新任务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上网查看,可以见到许多使用这一词语的例子。略举几例: (9)我国教师教育取得长足进展。在我国第十八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www.edu.cn 20020917 3068525.shtml 10k 2005.10.19) (10)今天,教育部在京召开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召集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研究探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www.zju.edu.cn zdxw jd read.php?recid=13479 7k 2005.10.19) (11)教育部将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教师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news.xinhuanet.com edu 2005 04 28 content-2887326.htm 43k ) 什么是“教师教育”?这个词语跟“师范教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没有谁作过解释。我想,《现汉》第5版既然能收“基础教育”(634页)、“教育改造”(694页)等四个音节的词语,那么,“教师教育”这个词语在选收时是不能漏掉的,将来是应该补上去的。如果不收这个词语,就显得不够贴近当前教育界的实际了。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一部现代汉语中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地位早已为国内外汉语词典使用者所公认。但是,越是权威的词典,使用者对它的期望值就越高。也许可以走走“群众路线”,广开“群策群力”的渠道,定时和不定时地邀请编写班子成员之外的人士也来参加对《现代汉语词典》的修改。具体做法,可以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做法,是按词典的编排顺序,一两个部分、一两个部分或者两三个部分、两三个部分地举行系列性学术研讨会,比方,第一次会议集中讨论AB两部分所收的词语,第二次会议集中讨论CDE三部分所收的词语。研讨会每年举行一次,或者隔年举行一次,每次会议都让编写组内外的专家有机会比较充分地交换意见。这是“一口一口”地“吃掉”的策略和战术,定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如果商务印书馆和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能够出面组织这样的研讨会,坚持十年八年,一二十年,有步骤分先后地对《现代汉语词典》进行不断的修改,相信结论与事实的关系一定会处理得更好,《现代汉语词典》一定会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 上一条:严于律己 善于求索 下一条:语林考古  “莫”字词性小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