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风文品问题热议续十五(2013-06-03 21:05:29)
  • 1、《光明日报》近日刊发了邢福义先生针对学风文品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复制”与“抄袭”》。文中,邢先生对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泛滥、学术道德严重滑坡的现象深感忧虑,同时对学术界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吁:“做干净纯正的人!做自强自立的人!”。认真拜读之后,让我感受到他作为一位学术大家的高尚情怀,同时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直以来,高校被誉为追求学术和真理的殿堂,被人们看做是象牙塔般的净土。但近年来,国内的高校却成为了学术造假的重灾区,抄袭剽窃、侵占成果、申报造假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屡屡见诸报端。现在,连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也只有依靠技术手段——“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又称“查重系统”)检测通过之后,才能进行答辩。学术造假风潮之盛行,由此可见一斑。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查重”系统显然无法杜绝愈演愈烈的造假之风。据网上报道,目前又有不少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研究如何从论文行文、引文规范等技术层面上规避系统的检测,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长此以往,只会使学术造假变得越来越隐秘、造假手段越来越精细。

    这样一些令人担忧的现实给我们学者和教育者敲响了警钟,当高校这样一块净土也被整个社会浮躁功利的风气所侵染,当诚信、道德在学术界已经渐行渐远的时候,谈何文化传承?谈何追求真理?谈何学术创新?更遑论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因此,如果任学术不端行为泛滥下去,不仅戕害学术群体、败坏社会风气,从长远来看更关乎国家兴衰!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就曾经质问“雅典的公民们”:“你们一门心思贪婪地积累财富,追求名位和声誉,但却从不思考和关心如何追求真理、智慧,如何让自己的灵魂升华;难道你们不觉得羞耻吗?”今天,在这样一种物质至上、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面前,作为高校的学者和教育者,同样应该有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这样的社会担当,让我们共同把学术灵魂留在高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郭婷婷)

    2、拜读邢老师的所有著作以后,特别是关于《复制与抄袭》的文章以后,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复制”和“抄袭”。以前,一听说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复制,我就很担心,生怕毕业论文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更不敢引用大师们的精粹语句。而今,我理解先生关于复制与抄袭的区别以后,就可以在自己的论文中大胆地引用能为自己论文论证的语言学前辈的精华了。至于“抄袭”,这是所有靠自己艰苦努力,勤奋写作的人所痛恨和不齿的。这种精神上的盗窃比物质上的盗窃更令人可恶。他给我们的公平竞争带来了很坏的影响。我们决不能抄袭任何人的任何作品。更不能同情那些靠抄袭别人的作品而被检举的人。

    邢先生指出:做学问,贵在文品正。文品既反映为人和学风,又决定文章级次与格调的高低。学者要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为人第一,为学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在这方面,先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谆谆告诫我们:要分清自己和别人的成果。我拜读邢老师的所有著作,感悟其中的内容全部是先生自己呕心沥血而作,即使有一句话是人家曾经口头提到过的,又经过对方同意的,先生都没有掠为己有,而是明确标注,哪怕只有他自己知道。细节决定成败。从这一很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先生的文品是多么高尚。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作为一位来自祖国西部边陲,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高校教师,一位慕名国学大师多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终于考进华师语言所博士的我来说,我深刻的体悟到只要我们像邢先生那样堂堂正正地做人,兢兢业业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胸怀坦荡地生活,就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

    (2009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肖青青)

  • 上一条:积极探索避免“抄袭”的正面教育与措施 下一条:谈文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