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风文品问题热议续十一(2013-06-03 21:00:31)
  • 1、近来学术界的各种不端行为屡屡见诸报端。先是国内一些学者的论著被曝出有抄袭的嫌疑,最近又有德国高官因博士学位论文中存在问题不仅自己先是宣布放弃博士头衔,最终不得不宣布辞职。一时间学风文品的问题成了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新学期伊始,邢福义先生以《“复制”与“抄袭”》为题作了一场有关学风文品问题的报告,对于我们这些在读的研究生来说,可谓是恰逢其时,听后有许多感触,在此写出来和大家讨论。

    邢先生报告中明确指出:“复制”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抄袭,目前以计算机检查论文得出的复制率高低不能作为判定论文是否抄袭的唯一依据,还应该分清性质,由专家作出鉴别。报告中,邢先生还就论文中要分清人己的成果举了自己的几个真实的例子,告诫我们为人为文应有的态度和作风。

    机械的照搬、一字不动的复制也许会被认为水平太低,现在的手段是可以预先付费给提供“查重检测”服务的商家帮助我们检查一遍,有人还总结出如何修改、避免查出的一些要领,这种改头换面之后的“复制”将会在论文中隐藏得越来越深,机器查不出,人们也没有时间和能力去查,那么是否在自己论文中采用这种“复制”就只有靠作者的自律了。说到底,文风和人品是有联系的,道德和文章是相统一的。在这一点上,邢福义先生积极倡导“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的为人和治学理念,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年轻人作出了表率。

    联系汉语语言学的实际,我想到了另一种较高水平的“复制”——模仿。可以说,汉语语法学的诞生于对西方语言学的模仿,《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都留下了浓重的模仿的影子,因此也时常为人诟病,此后学者一直朝着摆脱印欧语语法的影响、立足汉语实际的方向而努力,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文法要略》、《中国现代语法》和《汉语语法论》都是力图脱离西方语言的羁绊、探索汉语自身规律的成果。尽管今天看来,这些著作中仍然留有西方理论的烙印,但从最初的模仿套用到而后的借用无疑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进入新时期以来,汉语语法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追求有中国特色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然而正如朱德熙先生所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当我们回头看一看汉语研究的进展时,就会发现,我们远未认清汉语的一些基本的事实。于是后人又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邢先生的“小句中枢说”等思想无不是在这条道路上作出的努力和成果。

    然而我们发现,模仿并未绝迹。目前还流行着一种拿外国理论来套汉语例子的做法,不仅汉语界,其他社科领域也有这种现象,报刊上随处可见那种充满了新鲜名词的论文,弄得人感觉始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慨叹自己知识陈旧,暗自神伤,自尊心、自信力大受损伤。可是看看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历史,这种文章又好像和最初套用西文语法有几分相似。吕叔湘先生当年所批评“跟着外国的理论转”的现象似乎还存在。徐盛桓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小事:我国一位语言学者到国外留学,在和其导师谈及如何将西方的理论进一步发展时,导师并不感兴趣,只是要求其将西方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即可。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我国在学习和运用外国哲学理论上有两种模式:“照着讲”和“接着讲”。以我的理解,“照着讲”和“接着讲”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模仿和创新,看来“照着讲”容易,“接着讲”困难,这中间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在邢先生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创新的历程。邢先生1991年在《中国语文》发表《汉语复句格式对语义关系的反制约》一文,19年后,这篇文章被译为俄文在俄罗斯《语言科学问题》上发表,文章的价值再次引起我们的关注。徐枢先生当年评价说:文章采用举例、边分析、边比较的方式,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地进行了论证,做到了材料和观点相结合,读后让人信服。以今天的观点来看,文章所持的“复句语义关系既反映客观实际又反映主观视点”的看法和近来广泛关注的语言的“主观性”似乎不无关系。今天,汉语语法学界经常提到,吕叔湘先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著作中已经有后来的配价语法、格语法的某些思想,人们在追逐国外理论之余也从本国著述中找到了某些线索。我们阅读邢先生的著作,并不会落后于当今世界语言学界对语言研究的脚步,而且,这些文章中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汉语语法事实基础之上的,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历久而弥新。邢先生用自己的作品,为我们树立起了创新的典范。作为研究生,我们不仅要坚决杜绝抄袭,也要减少生搬硬套的模仿,自立自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真观察事实、分析事实,作出符合汉语实际的解释,努力去走创新的道路,这是我从邢先生讲座中所得到的最深刻的感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非学术论文,也并非严肃的评论文章,只是一篇听后感,即便如此,对某些问题的全面评价似乎也不是一个学生能做到的,然而这是笔者听后的真实想法,写出来的目的是和大家交流。文中引用了多处别人的论述,都没有注明出处,请读者不要以为这是我的创见,那只是学习来的结果。如果文中存在错误,则是我个人的理解和思考存在偏差,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 王自万)

    邢先生的讲座从“按需聚用”、“规范引用”、“违法剽窃”三方面客观严谨的阐释了“复制”与“抄袭”。他针对当前评审论文“一刀切”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并指明了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即重视学术权威专家的鉴定评审。先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代表了学界的心声,更是我们广大研究生的热切企望。先生不仅谈到“人品第一,学问第二”的学风文品问题,更是从根本上指点了研究道路上迷茫的我们。研究,研究,研究应以小见大,从发现小问题,积累而上,才有创造,才能创新,就如先生时常所说的“处处有心,事事上心”。有了这些我们才能“自己走路,走自己路”。聆听先生的教诲,着实难能可贵,令我受益无穷,铭记终身。

    (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生 彭杨莉)

  • 上一条:学风文品问题热议续十二 下一条:热议邢福义先生关于学风问题的演讲续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