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议邢福义先生关于学风问题的演讲续九(2013-06-03 20:58:53)
  • 1、2011年3月3日,邢福义教授在华师做了“复制”与“抄袭”的精彩报告,看后颇有感触,现体会如下:

    一、教会我们先做人。

    邢老说“做一个干净纯正的人,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我非常赞同此观点。正如古人所说“文如其人”,人做好了,文章也就写好了。

    邢老说最钦佩两个人:毛泽东和周伯通。前者具有自立自强和克服困难的品质;后者具有独立创造和不耻下问地向他人学习的品质。邢老在治学中,也具备了他们两人的优秀品质。他为了弄清楚黄鹤楼两张老照片的来历,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求证;他为了弄懂封面书上不同外文刊号的意思,肯下功夫去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即使在76岁的高龄,也善于发现问题,也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二、教会我们做学问。

    邢老很大方,对自己做学问的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邢老提出“善于思考,勇于追踪,对语言事实充分挖掘”,这三点在语言的学习中至关重要。正如,我现在所任教的《古代汉语》书中所写“学习要有一个‘求甚解’的态度,要认真。要学会提出问题,发现疑义,再动手去查相关的工具书,真正弄通弄懂”。 “善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勇于追踪让我们多留意身边的语言现象,做一个学习语言的有心人,就不会在我们写文章时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发生。对语言事实充分挖掘,这样就能把问题谈“深”谈“大”。

    总之,邢老的报告无疑给当今学术不端的行为歪风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对我们后辈也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机会。谢谢邢老。 (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韩琴)

    2、在语言所学习的时候,虽然邢先生没有为我们授课,但多次听汪国胜教授和导师李向农教授谈起邢先生的思想和文章,但凡有邢先生的讲座,我们是绝对不会错过的,邢先生的治学和做人之道,也一直激励和影响我们。近日,看到邢先生关于学风问题的讲座引起了热议,我也想来谈谈我的感触,主要有三:一贵严谨,在学习、研究、教学过程中注重“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用虚假的东西;对自己要“脚踏实地”、“干净纯正”,更加注重“人品”和“文品”。二贵善思,首先要细心,细微之处皆学问,留意身边的语言现象;其次要追踪,要抓住几个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长期跟踪、不断地积累相关材料,直到使问题得到较为合理地解决;最后要创新,要有不拘一格的思考方式,找到创新点。三贵坚持,邢先生一边要致力于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一边又要照顾生病的爱人。十五年来,无论是做学问还是照顾家人他都始终如一,从未半途而废。

    讲座上,邢先生再三地叮嘱做学问要“自强自立”。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语言所里邢先生亲自题写的所训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邢先生对它的解释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眼睛要看着山,心里要想着爬山。但是,上山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踩开。山顶不易攀登,成功不靠侥幸。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老师和学生们,不断攀登。我们也将会秉承邢先生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语言教研室讲师裴文倩)

    3、未和邢先生谋面,也未能到现场聆听他的讲座,但其美名早已如雷贯耳,看其讲座报道也是种学习和享受。先生的讲座抨击了近年来的学术腐败,弘扬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真善美。在我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仍在认认真真做人、勤勤恳恳研究学问,邢先生就是这部分人的典型代表。从语言微小处作人生大文章,他严谨自律执着坚守,一生为人为文为学问的品格就是明证。先生所讲的“复制和抄袭”是应用语言的不良风气,不能姑息,这些不正之风也正危害下一代人,动摇了做一个正直人的道德基础。做人和做学问,做人在先,学问做不好,用抄袭、复制的手段追求名利,这是知识分子的耻辱,更为社会所不容。邢教授现身垂范,为人师表,是在教育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博士生等学术下一代认真做人,体现了一个师范大学教授的师德风范,从讲座中我们看到了他的责任感。正在召开的两代会上,学者和专家也在关注学术腐败和学术道德问题,维护科学尊严,净化学术环境,任重而道远。先生也一定早看到了这样“远道”,他题写了华师语言研究所所训“抬头是山,路在脚下”,我们看到先生前行的身影。(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徐清枝)

  • 上一条:热议邢福义先生关于学风问题的演讲续十 下一条:热议邢福义先生关于学风问题的演讲续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