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期目录与摘要(2021-09-01 17:28:38)
  •  

    信息量调控:标题语言创新的内在机制

    姚双云 徐 杰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澳门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 按照“语言特区”理论(徐杰、覃业位2015),诗歌文体、标题口号和网络平台等特定领域中语言规则可以被合理合法地突破,规则的突破可发生于语法、语义、词汇甚至是语音层面。本文拟讨论语言特区中的一种新型用法——语用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我们以标题语言为研究对象,从信息量的角度揭示语言特区语用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标题信息编码包括“常态信息”与“非常态信息”两种基本类型,分别与标题的简单性和新颖性相契合。其中“非常态信息”的潜显是实现标题语言创新的重要条件,其内在机制在于信息量的调控,具体包括两种调控手段:其一是信息量的扩充,包括立场表达型、警告提醒型、信息来源型、人际互动型;其二是信息量的抑制,包括整体抑制型、部分抑制型。标题语言的创新机制同样适用于包括语言特区在内的诸多其他领域语言。厘清这一内在机制,可望对很多纷繁复杂的语言创新现象做出简单却又统一的解释。

    关键词 语言特区 标题语言 语用创新 信息量扩充 信息量抑制

     

    视角框架及其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宗守云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 视角框架包括言者、视角位置、观察方式、识解等要素,这些要素都影响着语言的运用。视角框架影响着语言运用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视角框架造成同一场景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关键词 视角框架 语言运用 识解

     

    论承赐型“被”字句——兼论被动标记“被”“获”表积极义的功能分野

    刘 君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提 要 本文结合当代汉语语料全面考察承赐型“被”字句的演变、构成及句法语用界面问题。作为“被”字句的典型次类,承赐型“被”字句在当代汉语已发展成包容近百个核心动词及动词短语,包括“授予”“评为”“列入”3大类8个小类的句式体系,成为表达社会评价的基本言语手段。“被”为强被动标记,“获”为弱被动标记,二者在积极被动义功能表达认知域上存在相对分立态势。

    关键词 被动句 介词悬空 助词 社会语用

     

    时空合适性评价构式“X P得(不)是Y”

    张爱玲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 现代汉语中“X P得(不)是Y”是对事件发生时间、空间等的合适性作出主观评价的构式。该构式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填项P的形式类扩展[即:动词>形容词(>名词)]和Y的意义类收缩[即:(地方、时候、颜色、款式等)>(地方、时候)]。这导致整个结构因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越来越不对齐而演变为狭义构式。构式化之后,整体对组成成分有语义强迫现象。该构式中不同类型的Y在演变高级阶段可能会经历语义对立中和,“得”有形变为“的”的倾向。构式中的“P得”在构式实际使用中有时可以实现句法隐含。

    关键词 句法结构 语义结构 范畴扩展 构式化

     

    语篇衔接构式“这样一来”的功能浮现路径与机制

    陈振艳 施春宏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提 要 作为语篇衔接构式,“这样一来”具有承接性连接、因果性连接和推理性连接三大承上启下的语篇功能,其语篇功能的浮现,不仅是构件结构化组配的结果,也是构式群内部相关构式互动的结果。在“这样一来”的形成过程中起支配和制约作用的根本机制是语篇化,主要表现为语义内容上的去事件化、语法性质上的去小句化以及句法结构上的语块化。文章还试图借此对事件小句语篇化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进行思考,进而致力于构建事件小句语篇化的统一分析模型。

    关键词 语篇衔接构式 “这样一来” 浮现路径 浮现机制 事件小句语篇化

     

    性质形容词AA/ABAB式重叠的句法语义

    隋 娜 胡建华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提 要 本文讨论汉语性质形容词AA/ABAB式重叠(如“静静、冷静冷静”)的句法和语义。研究发现,AA/ABAB重叠式可做谓语,不能直接做定语;多用于祈使句,在陈述句、疑问句中使用则受限;使用环境多限于主句,在关系从句等内嵌句中受限。有些情态助动词可允准其出现于上述受限的句法环境之中。本文认为,能够进行AA/ABAB式重叠的性质形容词实为具有[+可控性]特征的状态变化动词。我们提出,AA/ABAB式重叠在S-句法中进行,可作用于两类动词:动作动词和状态变化动词。当其作用于动作动词时,会加强施事义,而当其作用于状态变化动词时,常衍生出致使义。

    关键词 AA/ABAB式重叠 性质形容词 状态变化动词 动作动词 S-句法

     

    《玉篇》残卷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意义

    闫翠科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提 要 作为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语料,《玉篇》残卷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有重要价值:残卷中有丰富的六朝新词和新义;许多词语于残卷首见或仅见;残卷引证为一些词语的首见用例;残卷为部分词语提供首次训释;亦为实现词义反推提供便利。

    关键词 《玉篇》残卷 注释语言 引证 词汇史

     

    汉语史上处所疑问代词的更替演变

    孙咏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 处所疑问代词在汉语历史上大体经历了如下演变:上古汉语中以○系(“安”“焉”“恶”)为主,“奚”“何”次之;中古以“何”系为主;近代汉语时期则是处所疑问代词变动最大的时期,唐宋期间“什么/甚”系强势加入、一度超过“何”系,但很快又从文献中消退;与此同时,“那”系开始兴起,“那里”在近代汉语后期成为处所疑问代词的主导词。经济原则的作用、其它功能的扩展、构成复音形式的能力、对语序变化的适应能力、方言消长、同步替换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这组词的频繁更替、此消彼长。

    关键词 处所疑问代词 更替 动因

     

    鄂东南赣语端精见组声母齐齿呼韵前的分合与演变

    张勇生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 鄂东南赣语端、精、见组声母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分合与演变关系,大体可分四种类型:端精见三分型、精见合流型、端精合流型、端精见合流型;精见合流型是主体类型,端精合流型是创新类型,两种演变类型在地理上接触、竞争,就会进一步向端、精、见合流的方向演变;影响端、精、见组声母演变的语音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i]介音的高摩擦性;②[ts]、[tɕ]类声母的强气流特征。此外,端、精组和见组字的分韵现象对于端、精、见组声母的分合与演变亦构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鄂东南赣语 端精见组 分合类型 地理分布

     

    河南舞阳方言副词“光”的多功能性

    孙嘉铭

    (郑州大学文学院)

    提 要 河南舞阳方言中的副词“光”是一个多功能语言形式,能够表示限制量化、高频惯常、条件必然的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三种不同用法及其句法语义表现,在此基础上,运用语义结构分析法,分析“光”的核心义及其各种不同用法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光”从限制量化到条件必然的隐喻机制。量到情态的发展在汉语中是一条自然的语义演变路径,本文通过对副词“光”的分析证明限制量化词也能发展出情态用法,量到情态演变的基础是概念结构上的相似性。限制量化词表达条件必然的情态义,在其他方言中也有例证。

    关键词 “光” 限制量化 认识情态 认知机制

  • 上一条:2021年第4期目录与摘要 下一条:2021年第2期目录与摘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