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语用学探微(2013-06-05 13:10:42)
  • 认知语用学探微* 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冉永平 摘 要:认知语用学是近年来国外语言学中涌现出来的一个研究方向与趋势,虽然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和主题,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该研究的存在。本文首先概述了认知语用学的研究现况;接着讨论了它的哲学渊源,因为语用的认知研究与二十世纪30、40年代的符号学之间存在联系,从追求符号的言语行为效果到80年代中期以Sperber和Wilson等为代表提出的认知效果,表明了语用学研究的‘认知转向’。此外,还讨论了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最后探讨了语用理解中的关联性和推理等。 关键词:认知语用学;哲学渊源;认知转向;理解与推理 A Preliminary View on Cognitive Pragmatics Ran Yongping (Center for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Abstract: Cognitive pragmatics is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natural language use, although there appeared disagreements on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focuses, its existence cannot be denied as a persp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first gives a survey of its development and major achievement, and concerns its philosophical origin in semiotics, which has to some degree caused the cognitive turn in pragmatic study. After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interrelatedness between pragmatic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psycho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cognitive-pragmatic understanding is also to be accounted for. Key Words: cognitive pragmatics; philosophical origin; cognitive turn;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认知语用学探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冉永平 1.概述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从社交和认知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类交际。将交际行为视为一种社交现象,主要关注交际中话语产生和理解的各种社会文化等制约因素;将交际视为一种认知现象,关注的是信息处理的认知参与过程。在对语言交际的研究中,社交语用和认知语用是比较明显的两大主流,比如根据Grice[17]的思想,交际是一种“社交契约”(social contract),存在一定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如合作原则中的各条准则。然而,Sperber和Wilson[36]、Blakemore[4]等则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主要参照关联理论,探讨人们如何对某一行为产生理解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可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语用产生和语用理解。所以才出现了诸如认知语用学、社会语用学、互动语用学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用学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国际语用学会(IPrA)的成立和Pragmatics与Journal of Pragmatics两种语用学刊物的发行。到今天,语用学已不再是一门有关语言使用的笼统学科,它已经从哲学语用学(philosophical pragmatics)[2;34;18]延伸出了激进与新格赖斯语用学(radical and neo-Gricean pragmatics)[10]、认知语用学(cognitive pragmatics)[36;3]、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或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38]、社会语用学(societal pragmatics)[29]、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30]等。可见,语用学已经辐射出不同的研究方向与重点,但它们共同的对象仍是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和制约机制。 认知,尤其是涉及语言和语言运用的认知问题,在80年代中后期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语言学、语言哲学中出现了一些描写人类认知活动的理论模式,另外由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的发展,都对语言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语用学家们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出发,将语用学视为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语用理论是一种交际理论,但同时交际理论又是一种认知理论[36;27]。 “认知语用学”(cognitive pragmatics)这一术语出现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在以色列召开了两年一次主题为“语言使用的认知”(Cognitive aspects of language use)研讨会,吸引了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等的参加,其中很多学者的研究则属于认知语用学[21:xiii]),其实认知语用问题的研究早在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 当然,什么是认知?人类认知是如何进化的?什么是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则?等等,都是自然科学中颇具挑战性的问题,至今仍无定论。那么,什么是认知语用学?目前也仍没有一个大家完全认同的定义,但这并不能否认认知语用研究的存在。指示结构、言语行为、前提以及含意等语用现象都离不开推理这样的信息处理过程,推理本身就是一个认知过程。它们的交际意义超出了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认知努力’(cognitive effort)之后所产生的意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门超符号学,“把这种符号和交际意图之间的、在历时过程中逐渐趋向固定化的关系看成‘超符号’关系,研究这种超符号关系的学科就是认知语用学”[42:1]。 Kasher[22;23]认为,认知语用学就是根据认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框架去研究语言运用的语用问题。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科学’这一术语往往指广义的思维与心智研究,包括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神经学等在一定范围内的研究。认知科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了解人类的知识系统、知识的摄取,及其心理过程与神经的具体表现,而认知语用学是语言认知研究的一部分,涉及语言使用的语用知识系统。 尽管认知语用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研究范围,但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可否认的研究成果。国际语用学刊物,比如Journal of Pragmatics,Pragmatics以及Pragmatics & Beyond系列丛书上许多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展开语用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只在Journal of Pragmatics上就出现了几个语用与认知研究专辑,比如Cognitive aspects of language use(Vol.12, 1988),Cognitive perspectives of language use(Vol.16, 1991),Literary pragmatics: Cognitive metapho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oetic text(Vol.25, 1995),On the cognitive aspects of cinematic and visual discourse(Vol.26, 1996),Cognition and relevance(Vol.29, 1998),

  • 上一条:“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 下一条: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