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有事,邢老师的讲座我没有参加,但我看了语言所网站的报道。安排这个讲座,请邢老师给研究生讲讲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让研究生谈谈感想,交流心得,这也很好,可引起大家对学术规范和学风问题的高度重视。一个学者,要在学术道路上健康成长,必须遵守学术规范;要取得学术成就,必须有良好的学风和文品。(华中师大语言所所长 汪国胜)
2、 2011年3月3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学风文品问题学术讲座”,邢福义先生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以《“复制”与“抄袭”》为题作了一场报告,主要对象为语言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报告反响强烈。我作为先生的老学生,二十多年来在先生身边学习工作,有幸接受先生耳提面命,但每次听了先生的报告都感到耳目一新,在治学为人上多受启迪。就先生《“复制”与“抄袭”》学术报告,感言八句:
求真
为人求真,要做真人。
为学求真,要索真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春风化雨,无声浸润。
(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 张邱林)
3、因为有事,未能当面聆听邢老师的教诲,很是遗憾。但邢老师谈到的问题,不仅对正在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的研究生有莫大的益处,对我们也有警示作用。看到同学们的热议,知道邢老师的报告在同学们中产生了很大反响。我平时接触研究生较多,很多人经常对学术规范问题感到很迷惑。虽然我们总是强调“做诚实学问、做良心学问”,但因为对复制、抄袭等界定标准不一,也出现过一些问题。邢老师的报告,在做学问和做人方面,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可执行的标准。我们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今后的学术之路和人生道路应该怎样走。(华中师大语言所副教授 苏俊波)
4、由于种种因素,当前的学术大环境中,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用“严重”二字来形容并不为过。树立诚实严谨的学风,尤为当务之急。大学生和研究生,是学术薪传的种子,是学术界的新生力量。他们正处于习得学术规范,培养优良学风的关键时期,非常需要得到这方面的指导。再者,当前对学术论文的审查,“复制”和“抄袭”的判定上,有时过多依赖于电脑得出的复制率。这样貌似极其客观,却又导致了简单机械的弊端,达不到正确甄别的目的。
因此邢先生最近所做的《“复制”与“抄袭”》的精采报告,是非常及时而且必要的。他对何谓“复制”何谓“抄袭”做了严格而清晰的区分,说明了单靠复制率的百分比,并不能够科学的区分“复制”和“抄袭”,关键还要加上人的因素——专家的鉴别。这不仅为初涉学海的学生指明了雷池所在,感召着大家自觉地做干净纯正的人;而且针对论文审查机制的简单化倾向提出了纠偏补弊之法,必将对我国学术不端纠察办法的完善产生重要的影响。(华中师大文学院讲师 陈宁)
5、听邢老师的讲座每次都让人受益良多。这次邢老师以“复制和抄袭”为题的报告,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复制与抄袭的区别。邢老师讲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科学性,“复制率”不能简单化,不能一刀切。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再一次看到邢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待问题,敏锐深入的思考,更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才是我们做人、做学问应该秉持的态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生 陈芙)
6、3月3日,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天,惦记了几天,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报考会,回味了一周。邢福义先生,是我在学术领域佩服的长者,也是我好奇的老师。服邢先生的学问和学品,好奇邢先生的生活和乐趣。我的感受是学风不仅是学习问题还是个理想和信念问题,只有热爱自己的学问,敬畏自己的学问,才有可能好好做真学问。做学问和做事业是一个道理,广义上做学问也是开创事业。
其实一个人的学问和他的起点没有必然关系,有了对学术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一切都是水道渠成。
邢先生这些年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苦的不是体力而是心灵,希望在春暖花开的今天,阳光可以温暖孤独的人生。
高处不胜寒,只有自己点燃心灵的火把才能走向辉煌的人生。
在今天这个商业社会,浮躁的我们听听长者的感悟,体悟人生的真谛,慢慢赶路。
伟大的人都是孤独的, 孤独的人不一定伟大,对学问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我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先生的苦衷。
感悟做人,好好学习!(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 谢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