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期“华大论坛”举办 邢福义论道德与文章(2013-06-03 21:33:38)
  • 师大在线讯(记者 王诗雨 见习记者 畅圆圆)11月8日,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会暨第四期“华大论坛”在校研究生院四楼报告厅举行。我校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做了主题为“文章千古事:道德与文章”的报告。邢福义阐明了他关于“复制”与抄袭问题的看法,并强调要重视学风、文品,严谨治学,自强不息。报告会由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王恩科主持。

    引用杜甫《偶题》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句,邢福义以此表示,“文章千古事”是一个关于“道德与文章”的话题。在宣讲会上,他主要谈了“做文章”三点感知:东抄西扒,人所不齿;广征巧引,心智清明;自强自爱,防微杜渐。

    邢福义点评说,当今学风浮躁,学术的神圣化受到功利的侵扰。他列举了学术界里一些博、硕士论文存在大篇幅或者通篇抄袭的现象,以此来表现学术抄袭和学风文品问题的重要性。面对抄袭问题,邢福义认为“可悲可耻”。他感慨道:“怎么连道德底线也守不住呢?”他也指出,学风文品要受到社会公益的管制约束。

    目前,在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中,学术机构对抄袭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计算机检查论文的复制率百分比及其他方法来审查。对此,邢福义提出,关于复制率不能够简单化、一刀切,复制率的高低并不能衡量抄袭与否。在他所作的《治学之道 学风先导》文章中,除去提要与附注全文7579个字,有2500多个字属于引用,复制率为30%,远远超过学术界规定的15%复制率。但是他文中所引句群均是对学术发展有用的实证,并明确标注了出处。邢福义以此为反面典型,提出了“规范的引用是学术发展的需要”的观点。他认为,凡是规范引用,清楚交代所引用内容的来源出处就是符合学术规范的,而在检查文章复制率的时候,要有权威专家的鉴定。

    学术抄袭问题不能仅仅以复制率为标准,“适当”的抄袭反而使文章更加优美。邢福义认为,文章中巧妙的引用能给人以启迪和美感,是创造性行为。包括文体规范的集句和修辞需要的移用,而这是不须注明出处的。他举例古代文人的诗句来佐证他的观点:集句高手文天祥的《思故乡》,分别引用了杜甫四首诗作里句子,不能因其复制率是100%而认为属于抄袭。另外,邢福义通过一些直接移用、否定移用、曲解移用的名篇内容,阐明了“判断规范引用与违法抄袭的根本在于引用是否服务于创新的目的”的观点。

    在道德层面上,邢福义强调,抄袭剽窃是自甘堕落、不知自爱的表现。“三省吾身”、“闻过自喜”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文品,经常自我盘问、自我揭短符合严谨治学的学者品行。最后,邢福义寄语在座的同学: “文章千古事,研究生们要自立自强,自重自爱,桂子山上定会涌现一批强者。”

  • 上一条:弄虚作假闻者足戒 下一条:关于举办语言研究所2012年元旦联欢晚会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