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报道:汉语语法规律的探索者——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2013-10-28 09:16:24)
  • 时间:2013-10-28 08:42来源:湖北日报作者:汪国胜编辑:党波涛

    核心提示:10月28日,《湖北日报》刊发题为《汉语语法规律的探索者——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的报道。

    邢福义,男,1935年生,海南省乐东县人。著名语言学家,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生导师。《汉语学报》主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首批“荆楚社科名家”。

    1952年9月至1954年7月,邢福义进入设在海口的广东琼台师范学校“专师班”学习。1954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的中文专修科。一天傍晚,他在华师中文系资料室翻看《语文学习》杂志,读到几篇讨论主宾语问题的文章,立即被汉语语言神奇奥妙的规律深深吸引。于是,也试着思考一些问题,越思考兴趣越浓,觉得有一股子力量吸引着自己。1956年7月,他毕业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在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涉足的冷门学科——汉语语法规律的探求之路。

    邢福义半个多世纪的为学历程,留下三个阶段性特点鲜明的脚印。

    第一阶段:练步(1956-1965)。他把这一阶段的“练步”幽默地概括为“偷学”,即“不交学费而能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中国语文》上每发表一篇重要语法论文,他都要潜心于“悟道道”:作者是怎么抓到这个题目的?是怎样展开这个题目的?在方法上有什么长处?在材料运用上有什么特点?以此博采众家之长。1957年到1965年,他的7篇文章在《中国语文》上发表。

    第二阶段:自悟(1966-1989)。这23年他主要作了三件事:第一,学会写好万字文,努力提高文章论实互动的厚度;第二,学会读好一本书,努力作到读别人的书是为了写出自己的书;第三,在建立学术根据地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反映自己特长和优势的领域。这三件事,对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阶段:寻己(1990-今)。这个阶段,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注重学派意识,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探索,不仅要自己走路,而且要走自己的路,企求在学术研究中找到自己。1990年开始,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学说。这就是:1990年提出“两个三角”说,1991年提出“主观视点”说,1995年提出“小句中枢”说,2001年提出“句管控”说,等等。他于1997年出版《汉语语法学》,“导言”中指出:本书的语法系统,是“小句中枢”语法系统。到2013年5月,他发表大小文章476篇,其中1990年以后发表308篇;出版书籍50本(个人独著21本),其中1990年以后出版34本(个人独著15本)。在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的六次评奖中,他四次获得一等奖,皆为独撰专著。另外,他还三次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图书奖、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多个奖项。2001年出版的《邢福义选集》,为季羡林主编《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选集丛书》之一,该丛书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俄罗斯国际刊物《语言研究问题》2010年第2期译载了他的论文《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称他为“汉语逻辑语法学派奠基人”。

    邢福义有自我训勉二则:(一)抬头是山,路在脚下。他说:眼里要有山。那山顶没有峨嵋佛影、昆仑雪莲、武当金顶、黄山奇雾,却有科学的圣光。但是,更要不停地迈动双脚。学术研究没有现成的路,必须脑指挥脚,眼引导脚,手帮助脚,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劈荆斩棘,越涧攀壁,一步步地往前跨越。(二)年年岁岁,春夏秋冬。他说:年年有四季,岁岁三百六十五天;四季意味着既有鲜花和温暖,更有冰雪和严寒。要有韧性,不然坚持不了漫长的春夏秋冬;要有承受力,不然适应不了千变万化的春夏秋冬;要自强不息,不然跟不上永远发展着的春夏秋冬。

    链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31028/hbrb2185102.html

  • 上一条:一至六届高校成果奖的统计排名之一:高校排名 下一条:桂花为什么这样香?——华中师大110周年校庆回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