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至27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推普实践队走进湖南省茶陵县湾里红军村,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由我校教师教育学院申定羽副教授和语言研究所王毅老师带队,语言研究所13名研究生参与。实践队以“教学+调研”双线并行的模式,将知识课堂与乡村实践相结合,为当地孩子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化体验。实践队入选了由教育部语用司、共青团中央组织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旨在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文化繁荣,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锤炼本领,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多元课程育素养,声情并茂润童心
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实践队设计了多元素质课程,课程涵盖四大模块。安全教育课“我是小小安全员”“创造我们的历险记”聚焦假期出行安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表演活动课“《小哪吒》手势舞”“甲骨文健身操”“扇韵武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们在“开、合、提、沉”的动作间,感受中华文化的刚柔并济、博大精深。语言艺术课“说唱《中国话》”“绕口令大闯关”“把生活拼成诗”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展现语言艺术魅力。手工创意课“不织布魔法工厂”“捏出奇妙动物世界”“诗歌中的服饰文化”,以及自然科普课“神奇的紫甘蓝”趣味科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与科学精神。

以脚步丈量乡土,用语言筑梦乡村
推普实践队深入开展乡村语言使用状况调研。队员们进行走访调研,共发放问卷70份,有效回收52份,访谈农户二十余户。调研内容涵盖普通话使用频率、学习需求、方言与普通话的共存现状等,完成了相关调研报告。

童声传雅韵,推普筑未来
7月27日,一场以“童声传韵,推普筑梦”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孩子们将这几日的所学尽数展现,话剧《谁能听懂我的琴声》、朗诵《将进酒》、扇子舞《扇韵武风》……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汗水与成长。汇演还设置了颁奖环节,为表现突出的孩子们颁发了“自律之星”“未来之星”等奖项,以此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茶陵团县委、严塘镇政府、万樟集团的大力支持,实践活动反响热烈,得到当地村委、学生及家长等的一致好评。未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中师范大学)将持续深化语言文字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融合实践,让标准的普通话成为当地孩子走向未来的通行证,让鲜活的方言文化成为记住乡愁的载体。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征程上,团队将持续以专业与热情,为乡村振兴贡献语言教育的智慧与力量,共同书写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篇章。
通讯员:董瑜婧
审核:匡鹏飞、王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