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鲁国尧教授莅临本中心讲学(2024-06-20 16:41:22)
  • 2024年6月17日下午,南京大学鲁国尧教授应邀在本中心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谈谈古音学先行者沈括”,活动由中心副主任匡鹏飞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鲁国尧教授起身发言,缅怀邢福义先生。他回忆起上次来华中师大讲学,受到了邢先生的热情接待,二人亲切交谈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而今重返华师,故人不在,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鲁教授对邢先生表达了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

    鲁教授的讲座借由爱因斯坦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展开。他认为,宋代是古代中国文化的巅峰时期,尤以北宋仁宗至神宗之世最值称道,而活跃于这一时期的沈括,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据鲁教授统计,沈括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凡30卷、609条,内容涵盖经学、音乐、史学、语言文字学等3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韵学三条”,涉及古音学、切韵学和梵语语音学。本次讲座以卷十四第6条为重点,该条提出了与古音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如押韵方面的“观古人谐声,有不可解者”;韵部方面的“如庆字正字多与章字平字协用”;声调方面的“怲、正与宁、平协用,不止庆而已,恐别有理也”。结合具体用例,鲁教授对沈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指出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而沈括可被视为汉语古音学的伟大的先行者。讲座中,鲁教授还根据自身治学经验,提出了三条治学建议:思人之所不思,言人之所不言,治人之所不治。

    讲座最后,匡鹏飞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鲁先生的讲座不仅是一场具有深度的学术报告,也是一场传授心得的学术漫谈,对同学们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扼要言之,包括三法,即选题之法,善于发现他人未发现的问题;写作之法,讲究文辞之美,多引他人金句;治学之法,徇书、厚积、勤思。在座师生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鲁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通讯员:周继招

  • 上一条:匡鹏飞教授近期学术活动报道 下一条:新加坡国立大学石毓智教授莅临本中心讲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