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报》邢福义:仍在攀爬学术高峰的耄耋学者(2014-06-17 15:09:55)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16日第608期 作者: 郝日虹

    《中国社会科学报》原文链接:http://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guoneixinwen/90053.html

    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傲人的教育经历,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邢福义凭着坚忍不拔和勤思好问,在语言学界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根据地”。回顾50余年的治学生涯,邢福义语重心长地说,中国语言研究只有植根民族土壤,方能枝繁叶茂。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邢福义仍没有停止攀爬学术高峰的脚步。2011年,由他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立项,这项研究旨在考察全球范围内华语的使用情况。邢福义说,身为一名学者,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不断超越自我;而作为一名教师,他希望能成为学术团队的“引路人”,帮助年轻一代走得更远。

    研究道路自己走路 走自己的路

    谈起师承,邢福义略带诙谐地说,他在学校读书的时间只有十年,其中小学和初中各三年,专师和大学各两年。至今,他户口簿上最高学历一栏,填的还是大专。“我的学术成长用‘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来概括比较贴切。”邢福义告诉记者。

    一次偶然的阅读,让邢福义对汉语语法规律产生了浓厚兴趣。正是凭借这份兴趣,他最终走上了汉语语言学的研究道路。不过,当时年仅21岁的邢福义面临“先天不足”的窘境,因为无论在专师还是大学求学期间,他都未接受过相关领域的系统教育。

    这种“先天不足”并没有成为邢福义的羁绊,反而促使他养成了向学问家学习的习惯。创刊于1952年的《中国语文》成为邢福义“自己走路”的起点。自1956年参加工作开始,《中国语文》上每发表一篇重要语法论文,邢福义都会仔细阅读。他不但要求自己读懂文章所阐述的论点,还要认真揣摩字里行间隐藏的“奥秘”。譬如,作者是怎样抓到这个题目的?在研究方法上有何长处?久而久之,他练就了捕捉论题的敏锐感,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在邢福义看来,学术研究除了要“自己走路”外,更需“走自己的路”,明确个人特长和优势领域,在建立“学术根据地”上下功夫。经过多年积累,邢福义开始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学说,如“两个三角”理论、“主观视点说”、“句管控”等。这些富于创造性的语法思想不仅为他在学界赢得了声誉,也成为他“走自己的路”的最好注解。

    研究理念研究植根于泥土 理论生发于事实

    相较于学术成果,邢福义更看重学术追求。“研究植根于汉语泥土,理论生发于汉语事实”是他始终坚守的研究理念。“小句中枢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如果孤立地看汉语的七种语法实体,不管是语素、词、短语,还是小句、复句、句群和句子语气,没有哪一种不可以成为语法研究的重点。然而,通过对汉语语法事实的全面观测,我发现,在汉语语法机制的形成和运转中,居于中枢地位的是小句。它能够控制和约束其他所有语法实体,起到‘联络中心’和‘运转轴心’的作用。”邢福义说:“这个理论提出之后,曾有学者认为,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从语法体系的本质来讲,它是一个按照汉语的面貌建立起来的语法理论。这种评价让我很欣慰。”

    在邢福义看来,真正适合我国语言文字的理论,最终只能产生于我国语言文字事实的“沃土”之上。国外理论的引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过演绎转化,在我国的汉语事实中“定根发芽”,最终形成适合于中国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他十分期待,有朝一日,中国语言学研究能够形成“中国学派”,以鲜明的民族性,为国际学界慷慨奉上“中国特色”的思想精髓。

    治学原则毕生倡导“朴学精神”

    1993年,在庆祝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之际,邢福义专门写了一篇题为《治学之道 学风先导》的文章,借此表达他对吕先生“务实”学风的敬佩。“朴学精神”也成为他毕生的治学原则。

    邢福义说,“朴学精神”就是要质朴、实在,讲实据、求实证。他经常把“看得懂、信得过、用的上”的“文章九字诀”挂在嘴边。他向记者解释说,写文章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懂,然后要让别人相信结论的可靠性,最后还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具体到撰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文章,一定要讲求实据,通俗易懂,并考虑国内语法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实践应用。邢福义特别提到,面对当前语言学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在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和科技手段时,一定要反复论证,据实思辨,不能醉心摩登,急于求成。

  • 上一条:本中心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下一条:语言研究所举办2011级优秀硕士毕业生经验交流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