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机制的量度效应
施春宏 赵博文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提 要 语体语法以语距原则和形式-功能对生律为理论基点,通过对表示交际双方关系和距离的语法手段和形式的系统分析,建构语体语法运作系统的分析模型。本文从交际距离的量度特征出发,探讨语体语法形式-功能相匹配的量度机制。文章首先基于语体语法定距和调距的具体表现提出语体机制的量度效应及语体鉴定的量度策略,阐释语体机制中定量和调量的运作方式。进而从语言系统的组成部门和语法系统的单位层级两个方面描写和分析量度效应在语体语法系统中的作用和表现,试图借此系统梳理已经发现的语体现象并有效推导尚未发现的语体现象。文章最后论及语体变化中的量度调节机制及语体单位的形成动因。量度效应既是语体语法的机制性特征,也是具体的操作性规则,对量度效应在语言交际及语言用变与演变中普适性表现的系统分析,是考察语体语法运行机制的重要窗口。
关键词 语体语法 语距原则 语体机制 量度效应 语体变化
准定语现象的新思考
温锁林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 准定语现象在语法学界讨论已久。文章选取了早期不同理论方法下的代表性成果作为参照点,客观总结了已有成就与存在的争议点。在全面描写准定语类别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准定语在句中不同位置的诸多不对称现象,特别是准定语与离合词现象的高度关联性,根据单一信息原则,解释了这些现象的成因。句子信息结构安排是促成句法结构重组的语用推力:话题的指称化诱发了该位置主谓结构的准定语结构操作,评述语的事件化与焦点化迫使及物性低的双音词拆分以容纳事件化与焦点化所需要素,并直接导致了词的离析与准定语、准名词现象的产生。走向话语与语用现场,准定语、离合词及准名词等其实都并不是什么奇异的语法现象。
关键词 准定语 离合词 指称化 事件化 单一信息原则
释“违实”——兼论与“反事实”的差异性关联
雍 茜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 近些年汉语反事实范畴的研究逐渐得到了关注,但在正名称呼上却各异,有反叙实、反事实、违实等。其实违实并不仅仅是反事实那么简单,这些不同名称的概念不尽相同,如果统一将其归为一类,势必会导致表层语言特征的杂乱无章。通过对违实的本质、违实的标记方式、可能世界的层级关系等基本概念的介绍,文章发现违实有别于一般否定在于其只是具有反事实倾向性,且言者态度强度较弱,并由此总结出违实义的4个根本性特征,即:(1)违实中涉及的事实是主观现实世界而非客观现实世界;(2)违实通常以一种假定形式出现,即出现在非直陈世界中;(3)违实通常与直陈世界中的现实世界不一致;(4)违实中涉及的可能世界可被无限地接近(但不是等同)。
关键词 违实 反事实 反叙实
汉语后置元语用假设小句的类型与功能
董秀英
(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科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提 要 元语用假设小句既有前置的,也有后置的,其中后置元语用假设小句主要包括两种语义类型:1)假设小句是结果小句的预设义;2)假设小句是结果小句的隐含义。预设义和隐含义都是暗含在结果小句之中的,之所以用显性的语言形式,即元语用假设小句表达出来的语用动因是增加交际的互动性和表达的严密性,而将其后置于结果小句则是维持语篇连贯的需要。
关键词 元语言 假设小句 预设义 隐含义
汉语的地位排序表达式
王 霞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提 要 汉语的地位排序表达式包括社会衔位、属性等级地位、评价性地位三大类,其中“第+数+大+X”是最典型的。从语义上看,X主要是表示机构群体的名词性成分,其次是表示建筑场所和人物对象的名词性成分。“第+数+大+X”主要表示属性等级地位次序、评价性地位次序,所构成的排序序列有逐一排序型、增补成员列举型、显著成员独举型,它与“第+数+形+NP”在地位次序的凸显程度、专用化程度、固化程度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 次序 地位排序 “第+数+大+X” “大”
“N1V+N2”定中式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成分的隐现规则
张 舒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提 要 本文首先运用物性结构和论元结构两种理论,细致分析了双音名动状中式参构的“N1V+N2”定中式复合词(如“手捧花”“刀削面”“火烧云”)的语义结构,发现N1V可表N2的功用角色、施成角色、形式角色,N1可为V的材料、工具、处所/方位、时间、方式等。然后,考察了该类复合词成分的隐现规则,N1的隐含主要跟V的语义是否包含N1的概念要素相关,V的隐含主要跟两个名性成分是否能激活相应的动作有关,成分的完整呈现是为了精确表达语义。最后,讨论了定语成分N1V的功能游移,指出该单位已经从动作转向属性,语法功能向属性词游移。
关键词 名动状中式 定中式复合词 语义结构 隐现规则
汉语估评句的产生方式——兼谈图式性构式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彭 睿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提 要 汉语估评句有两种类型,一是简式(如“这个故事有意思在情节曲折”),二是重动式(如“这个故事有意思就有意思在情节曲折”)。前者来源于话题句,是既有构式的重组,而后者没有源构式,是以汉语重动句为模板类推而产生的。两种汉语估评句的历时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理论启示,涉及无源构式的图式性构式的产生的定位,以及紧缩是不是图式性构式历时形成的最重要机制等等。
关键词 估评句 图式性构式 类推 构式化 源构式
重动构式“VOVC”的形成、演变及其动因
赵林晓
(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提 要 重动构式“VOVC”经由跨小句语法化的小句整合产生,其整合的途径主要是小句嵌入。“VO”作为被评论话题、使因事件或方式状语嵌入在动结式前形成“VOVC”。“VOVC”构式的形成过程伴随着“VO”在句法上的磨损。“VOVC”构式形成后除了独立做谓语外,还可以继续嵌入在其它构式内,形成“复句内做分句>做宾语小句>嵌入判断构式>嵌入强调构式>做定语>嵌入比拟构式”的语法化链条。“VOVC”构式凸显听者在场和话主显身,带有较强的交互主观性特征。该构式的语用功能是说话人向听话人申明主观评价和判断,引导听话人的关注和认同。“VOVC”构式的产生主要依赖互动性动因。
关键词 动结式 重动构式 小句嵌入 “是……的” 互动性动因
从“另外”到“修正”——岳池方言副词“格晚=”的功能及演变
蔡黎雯 林华勇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提 要 南部汉语方言的重行体大多区分修正、非修正,其中非官话方言(如粤、客)多采用动词后的体助词形式,西南官话则多采用动词前的副词形式。本文以岳池方言的副词“格晚=”为例,对重行体的副词形式进行分析。“格晚=”既可表“另外”,又可表“修正重行”。结合周边西南官话和早期西南官话的语料,可推测“格晚=”形式上应是“格外”的音变,且由“另外”义向“修正重行”义发生演变。
关键词 岳池方言 修正重行体 非修正重行体
客家话“K-neg-VP”正反问句的性质和形成机制
付欣晴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 “K-neg-VP”正反问句主要见于赣粤交界地带的客家话,K的主要形式有“阿”“还”,由于“阿[a]”“还[xa]”常与否定词“唔[m]”合音为“暗[an]”“咸[xam]”,故该句式包括“阿-neg-VP”“还-neg-VP”和“暗VP”“咸VP”四种类型。本文通过考察汉语史的相关语料和山东方言“是不VP”正反问句的旁证,判断“K-neg-VP”与“可VP”没有类型学上的关系,而是源于中古问句“还VP不VP”的左肯定项删除,删除的动因与疑问句的句法要求以及“还”的语义有关。
关键词 客家话 “K-neg-VP”正反问句 形成机制
晋语疑问语气词“哇”——兼谈中古汉语的合音型疑问语气词
尹 凯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 晋语疑问语气词“哇”并非“吧”的音变。文章探讨了中古汉语的两类新型疑问语气词,一类直接由句末否定词虚化而来,另一类由“句末否定词+疑问语气词”合音而来,并重点分析了中古汉语“麽(磨摩)”“婆”分别是“无1+邪/耶/也”“不1+邪/耶/也”合音形式。文章认为,晋语的“哇”为“无1+邪/耶/也”的另一种演变路径,并通过音值构拟、文献用例、方言例证以及“哇”与“无2”的功能比较进行论证。
关键词 哇 麽(磨摩) 婆 无2 合音型疑问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