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转换生成语法研究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in Chinese,Studies of) “生成语法(Generative Grammar)”早期称“转换语法”或“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 Generative Grammar)”,80年代以后又称“管辖与约束理论(Govemment and Binding Theory)”和“原则与参数理论(Principle and Parameter Theory)”。生成语法的“语法”不但包括句法学,也包括与句法有关的语义学和音系学,实际是一种语言学的理论。狭义的生成语法专指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创立的、以他的著作为代表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广义的生成语法还包括由该理论衍生或与该理论参照的相关语言学研究。在西方语言学界,生成语法是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一般认为,生成语言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分别代表了现代语言科学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生成语法是在结构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发现后者关于“分布”、“替换”等原则的一些局限性,所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原则和方法,并试图实现更高的理论目标。概括地说,一是在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上,生成语法主要研究人类普遍的获得和识别语言的内在能力,而不仅仅是对具体语言外部现象的一般性描写;二是在语言学研究方法上,生成语法主要建立对语言规划演绎推导的解释程序,而不仅仅是采用对语言材料归纳分类的发现步骤;三是在语言学研究的目标上,生成语法主要追求语言分析的形式化和精密划,使语言学成为有充分解释力和演算力的实用科学和自然科学,而不仅仅把语言分析看作是人文科学范围内社会文化知识的诠释或语言教学的一部分。生成语法理论近年来对汉语研究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某些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取得了部分成果。不过国外和国内在研究取向和深度上还存在差异。国外的汉语生成语法研究以理论建设和专题研究为主。近年一批曾经在或仍在美国或欧洲学习工作的汉语学者,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写出了一定数量以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法专著和论文,对一些语法现象的分析和解释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国内的汉语生成语法研究目前还是以理论介绍和尝试性研究为主。介绍方面的主要工作如:①不少语言学刊物登载了介绍生成语法的文章;也出版了一些介绍性著作,除翻译出版了乔姆斯基几本专著以外,重要的有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1988)、《语义学》(1990),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1989),方立《美国理论语言学研究》(1993)等。②多次召开国外语言学研讨会和专题的生成语法学讨论会,交流了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成果。1984年在哈尔滨召开了汉语生成语法研讨会并出版了论文集在内部发行。③一些大学开设了介绍和研究生成语法的课程。如华东师范大学1981年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陆孝栋开设《转换生成语法》专题讲座,复旦大学徐烈炯1986年后开设《生成语法理论导论》、《语义学》等专题课程,北京大学沈阳1994年开始开设《汉语生成语法研究专题》课程,解放军外语学院程工和广州外贸大学宁春岩开设《生成语法研究》课程等,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如:徐烈炯对汉语空语类和语义控制、约束关系的研究(《与空语类有关的汉语语法想象》,1995等);赵世开对汉语空语类和代词所指关系的研究(《语言结构中的虚范畴》,1986);沈阳对汉语空语类和句法结构与语义解释对应关系的研究(《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1994;《名词短语的多重移位形式及把字句的构造过程与语义解释》,1997);程工关于汉语反身代词的研究(《生成语法对汉语“自己”一词的研究》,1994);邢欣关于汉语递系结构的研究(《汉语递系结构研究》,1990);徐烈炯和沈阳关于汉语题元结构的研究(《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1998),等等。总的看,目前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特别是国内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空白点也很多。今后的工作主要有:①理论研究应从单纯介绍转向专题讨论。以汉语为材料验证和发展生成语法建立的原则和方法,积极参与国际上相关课题的研究和讨论。②实际研究应从个别问题转向全面考察。对汉语音系、句法、语义的各个方面都应有大规模的数据统计、语料分析。特别是过去很少研究过的问题更应做细致、全面的研究。③应用研究应从满足人文阐释和教学需要转向现代科学领域。特别是在汉语信息处理、建立汉语句法规则和语义解释的形式化程序以及汉语获得机制的心理和生理基础研究等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提供语言学支持。 (沈 阳 ) 参考文献 Huang,C-T.J.&A.Y.-H.Li, New Horizon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程工:《生成语法中的汉语研究:课题与问题》,《当代语言学》,1998.2。石定栩:《国外汉语语言学研究现状》,《国外语言学》,1997.1。 徐烈炯:《汉语语义研究的空白地带》,《中国语文》,1996.4。 ——选自《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