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作 者】胡壮麟【正 文】 (北京大学 胡壮麟) 提要:隐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比喻,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专著中对隐喻的较新的定义为:“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喻”(Larham,1991∶100)。那么,什么是语法隐喻呢?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清晰的定义。我个人认为在构成隐喻的两个概念领域中,其中至少一个领域应与语法形式有关。本文就是从这个最基本的认识出发,介绍几种主要的语法隐喻形式。 关键词:隐喻 语法 * * * ⒈ 古典时期的语法隐喻 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许多语法术语来自对现实世界的隐喻。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认为语法中“格(cas e)”这个术语有心理学的和形而上学的依据(Alford,1982)。“格”源自希腊语的ptosis(直译为“ 跌落”),它反映了从词源学上当时的人们对该术语功能的模糊认识,即一个词跌落在另一个词上面,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由于主语总是挺然直立的,它从不跌落于其它词之上,因而格又可分为ptosis eutheia (直格)和ptoseis plagiai(斜格)(Robins,1951;岑麒祥,1988)。我国虽没有类似西方的完整的语法体系,但“助词”这个术语上承《谷梁传》的“遂,继事之辞也”;复数的概念早先为“众辞”,也见于《谷梁传》的“人者,众辞也”。至于像“部首”、“实词”、“虚词”、“方言”等术语都是源自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比喻。 如果我们把“隐喻化”过程以“→”表示,那么这一时期的语法隐喻的特征可表示为“现实世界→语法术语”。 ⒉ 中世纪的语法隐喻 大量运用语法隐喻的昌盛时期在中世纪,特别是在12至14世纪。当时在诗歌(轻浮的或严肃的)、布道、理论或哲学论文中都大量应用,其内容涉及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其方法或与语法术语或与语法结构有关。 2.1 语法隐喻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2.1.1 圣经、宗教领域 中世纪的诗人注意到像casus(格)和declension(变格)这样的语法术语都表示“fall(跌落、堕下)”之意,从而将语法同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作比较。原罪被隐喻为“第一次变格”,亚当和夏娃是“oblique(斜格)名词”,是从上帝那边堕落下来的(Lehmann,1963∶53,106)。 又如,Buckminster Fuller曾写过下面的诗句,表示他对上帝的看法。 God,to me,it seems,(上帝,对我说来,似乎 is a verb 是个动词 not a noun, 不是名词, proper of improper.专有的或不专有的。)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3rd ed. 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帝主要指导人们的行动,而不一定专属某人。 2.1.2 政治领域 在英国统治苏格兰时期,Exeter公爵曾于1414年写信给国王亨利四世汇报说:Scotland is like a noun adjective that cannot stand without a substantive(苏格兰像一个名词性的形容词,没有一个体词,它自己站不住)。1858年苏格兰人再次被蔑视为“those northern adject ives,not able to subsist without England(那些北方的形容词,没有英格兰就不能生存)(Alford,1982)。英国统治者在这里巧妙地使用了语法术语之间的主从关系来隐喻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宗主国地位。 2.1.3 哲学领域 《牛津英语词典》在“conjugate”词条中提供这样一个例句,1783年一位匿名作者给《绅士杂志》写信问道:Can any of you all impart a rule to conjugate the heart:To show its present,perfect,future?Its active,passive,and its neuter? (你们中是否有人可给我提供一条使心脏变位的规则来表示它的现在式、完成式和将来式?它的主动式、被动式和中动式?) 2.1.4 性领域 公元一世纪Lucillius曾写过一个警句,对语法术语作了性的暗示。他说Zenonis 留住大胡子的语法老师Menander,说她已经把儿子交给他了,但他晚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让她操练case(格,隐喻为“躺下”),conjunctions(连词,隐喻为“交配”),figures(修辞手段,隐喻为“姿式”)和co njugations(变位)(Paton,1926∶139)。 Lehmann(1963∶108)引用的下面一首诗也大量使用了语法术语作双关语。 Vocatives oculos, ablatives loculos gerunt mulieres. Si datrivus fueris quandocunque veneris genitivus eris. 本诗前半部分的意思为:女人的“呼格的”眼眸和“离格的”钱包(指女人以色相换取男人的钱财,钱包又隐含女性生殖器之意);后半部是诗人向男性读者警告:如果你要做一个“与格”,频频向女人施舍,最后以“属格”告终,成了一个爸爸。 2.2 语法隐喻的形式 以上的介绍旨在说明语法隐喻使用的场合,从构成语法隐喻的形式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2.2.1 以语法术语来隐喻现实世界 语法隐喻的最简单形式就是利用语法术语(特别是格的名称)的多义性,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当于一个扩展的双关语,其社会功能是抨击罗马教廷的堕落和社会生活中的腐朽现象。例如,有一个语法隐喻说著名语法学家Donatus确认语言有六个格,但罗马只要两个就可,那就是与格(dative)和宾格(即控告格,accusative),——前者隐喻贪污,后者隐喻虚伪的诉讼。这把当时的罗马教廷一手捞钱,一手整人,刻划得入木三分。 也有使用其他语法术语的,如代词。今天我们指家庭关系破裂的一个原因是第三者插足。在中世纪时期则常用“secundam personam(第二人称)”。如一位不守教规的牧师被警告道:他对圣经中诗篇的虔诚对他一无用处,只要他违禁地继续保持“第二人称”。 2.2.2 以语法结构来隐喻现实世界 Saint Jerome在一封讨论翻译原理的信中曾谈到语法隐喻在《圣经》不同版本中的应用。他指出,在翻译时一般是意思对意思,不是词对词,但翻译《圣经》除外,因为在《圣经》中词序是神秘的。他举的例子为:《旧约·出埃及记》中有一个短语regnum sacerdotale(a priestly kingdom,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