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8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海华先生应本中心邀请,为师生们做了一场题为《流水句的语义基础初探——兼谈话题述题结构》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心副主任匡鹏飞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匡主任首先对潘海华教授莅临中心讲学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潘先生长期以来对本中心的支持表示感谢;然后介绍了潘教授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和学术兼职等情况,让在场的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潘教授的风采与魅力。
讲座伊始,潘教授先引出汉语流水句的概念,并指出汉语流水句在形式上为话题述题结构,其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既可以由一个单一话题统领多个述题,也可以是多个话题结构并置或嵌套,但在底层都是由逻辑二元结构——“主项-谓项”组合而成。这些讲解使同学们对汉语流水句有了基本的认识。接着潘教授从传统学界认为汉语是意合语言的角度出发,指出汉语意合只是语言的表层现象,汉语可断可连的流水句从始至终都受到语义的限制。此外,潘教授介绍了汉英的差异主要在句法层,英语形式-语义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会限制其谓项为动词短语;而汉语的谓项只要求语义上为主项的函项即可,句法上可以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甚至主谓结构。
潘海华教授的讲座论实互证,深入浅出,让人深受启发。他从汉语事实出发,说明了形式语义学能为汉语研究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启发思路,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因为许多语言现象从语义的角度能更清晰地看出其问题所在,同时也能为句法研究提供有力的论证与强大的支持。讲座交流环节,潘海华教授回答了在座师生的提问,并以“他们,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说话”等例句探讨了话题句和主谓语句的差别,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最后,匡鹏飞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他指出,流水句是汉语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又是难度非常大的问题,潘海华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形式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将流水句的研究往前又推进了一步。同时,他鼓励同学们要向潘教授学习,抓住语言学的前沿问题,从某个问题切入,推广到对汉语全貌的分析,从而带动整个汉语的研究。他指出,潘教授的讲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启发同学们努力探究复杂的语言形式背后起制约作用的逻辑规则和语义因素。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通讯员:连昊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