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教授莅临本中心做学术报告(2023-04-10 09:03:15)
  • 2023年4月6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系主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海华先生应本中心邀请,为师生们做了一场题为《形式语义学与汉语的语法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心主任汪国胜教授主持,共6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汪主任首先对潘海华教授莅临中心讲学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潘先生长期以来对本中心的支持表示感谢;然后介绍了潘教授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和学术兼职等情况,让在场的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潘教授的风采与魅力。

    讲座伊始,潘教授指出,用形式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解决若干汉语语法的具体问题提供很好的思路,包括光杆名词的语义类型、非典型宾语、特殊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否定极项和“都”的关系、无空位的定语从句、话题句、驴子句等。他重点讲解了三个问题。一是汉语的一元谓词问题,通过丰富的语言事实,指出汉语不要求谓语一定是VP,也可以是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等,这也导致了话题和主语的一些差异。二是非典型宾语问题,指出其中的受事题元不能在原本的位置上出现;还为同学们补充讲解了论元和题元的关系,认为汉语的论元和题元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关系。三是特殊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否定极项和“都”的关系;通过让同学们对比“谁都去。”和“都谁去?”等四组句子,潘教授进行了互动问答式讲学,指出“都”的作用是把句子分为“量化域”和“核心域”这两个部分,并附有相应的形式语义学解释。

    潘教授讲座十分精彩,不仅从语言事实出发,通过展示用形式语义学进行汉语研究的独特思路和范式,说明了形式语义学能为汉语研究提供新的观察视角,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而且从英汉对比的角度以鲜活生动的例证来论述重要的学术问题,并指出许多汉语的语言现象从形式语义的角度能更清晰地看出其问题所在以及其背后的语言共性。甚至从“语义是最基本的”这一研究思想出发,采用形式系统方法,对一个指定形式语言的语义进行注释,生动展示了形式语义学的研究特色。

    潘教授的讲座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考虑周到、材料详实。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给在场的师生们带来满满的“学术干货”,其中既有形式语义学的经典研究和最新进展,也有潘教授对当前学术热点问题的思考和回应。

    提问环节,2022级硕士生何小妹以“菜吃小碗”“吃小碗菜”等例子就宾语与受事题元的关系向潘教授请教,潘教授耐心地给予了解答。中心副主任匡鹏飞教授就古代汉语“皆”与现代汉语“都”的异同与潘教授展开了讨论,也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最后,汪国胜教授作了活动总结。他指出,潘教授用形式语义学的理论来考察汉语的语言现象,对汉语句子的语义不仅有全面的揭示,也做了深刻的解释,为汉语的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通讯员:汪文丽 杨刚

    审 读:朱芸

  • 上一条:2023年广西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干部培训班在我校成功举办 下一条:本中心荣获校2022年度“读懂中国”活动“先进集体”奖|中心研究生专文获“最佳征文”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