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匡鹏飞、杨 刚《确认型递进句的互动功能和评价表达》,《语言科学》2024年第5期
内容简介:
文章详细考察了确认型递进句的互动功能和评价表达,发现该句式用于评价活动是对已有评价进行确认性回应后再推进到言者评价,在语篇里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分布以及弱化分歧或强化赞同的互动功能,可联盟受话者。分句间是否隐含转折性决定其互动功能是弱化分歧还是强化赞同。其评价义来自评价性词语、比较、递进关联等评价性手段,这些手段分别涉及评价参数、评价的本质和评价的量级差异。该句式内部有实施不同评价行为的三种类型,最常实施的评价行为是使用不同词语评价同一对象。其分句关系、互动功能、评价性手段和评价行为有内在联系。
作者简介:

匡鹏飞,男,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汉语学报》副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今汉语词汇和语法研究。独著、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的团队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还获得多项省、市级教学、科研奖励。

杨刚,男,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24届博士毕业生,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语法学、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学。三次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科学》《汉语学习》等刊物上发表多篇代表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
(2)刘彬《“往”字介词结构及相关语法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内容简介:
“往”字介词结构即“往XV”和“V往X”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V和X的性质、取景方式、凸显重点、语体倾向等方面。在表示抽象方向或方面的特殊“往XV”结构中,X并非所谓的“动、形兼方类词”,而就是动词或形容词,只不过是在构式压制下通过隐喻的作用临时获得了方位词的功能。另外,统计显示,在新闻标题中“往XV”和“V往X”的出现频率差异较大,且后者还可以突破常规规则的限制,原因在于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区”属性与“V往X”更相容。
作者简介:

刘彬,男,江西吉安人,北京大学博士,澳门大学“濠江博士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首届华中师范大学“桂子青年学者”,兼任CSSCI期刊《汉语学报》编辑部主任、湖北省语言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为:现代汉语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多项项目,目前已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成果曾获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九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语法新秀一等奖”等学术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