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中心两项成果分别荣获第十三届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2022-12-02 16:06:46)
  •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表彰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中心两项成果榜上有名。其中,姚双云教授的成果“汉语口语语法专题研究(系列论文)”荣获二等奖,刘彬副教授的成果“反问句的意义与功能研究(系列论文)”荣获三等奖。

    姚双云教授的汉语口语语法专题研究成果包括《名源话语标记的语义类型、形成机制与语用功能》(《语文研究》2020年第2期)、《自然会话中“是吧”的互动功能及其认识状态》(《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6期)、《汉语会话互动中的话题结构》(《当代修辞学》2020年第6期)等系列论文。成果内容涉及话语标记、话题结构以及常见高频口语表达式。专题研究基于真实自然的会话语料,将不同性质的语法项目置于会话交际这一动态层面,从互动语言学的视角重新审视相关语法现象,在理论方法、研究材料、学术观点等方面均取得了创新,深化了对汉语口语语法特征的认识,对汉语互动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系列论文发表后,被学界广泛关注与引用,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二次文献转载。

    刘彬副教授关于反问句意义与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反问句否定意义的来源与识解、否定类型与差异及反问句的语言系统价值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形成了4篇系列论文,分别发表于《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语言学论丛》等学界知名的CSSCI刊物。该系列成果以“怎么”类和“哪里”类反问句为例,通过引入社会心理上的怀疑原则,并结合语用原则、关联理论、论辩理论等,系统地揭示了这两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在“行、知、言”三域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引入交际关联和认知转喻理论,揭示了反问句中典型的什么句的否定类型与内部差异,以此可观照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整体情况;同时,结合类型学视角重点考察了疑问、惊异与感叹范畴间的相关性,并着重论证了反问句是疑问向感叹转化的中间环节,以此揭示反问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该项成果对于深化反问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反问句的教学及其识别与理解等应用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相关成果发表之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目前总共被引用近70次,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 上一条:姚双云教授近期学术活动报道 下一条:徐杰教授在“汉语语气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