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回顾 正文
邢福义先生年表
  • 1935年6月30日(农历5月30日)

    出生于海南省乐东县黄流乡。

    1945年9月至1946年7月

    就读于黄流第二初级小学,读四年级。

    1946年9月至1948年7月

    就读于黄流中心小学,读五年级和六年级,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

    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

    就读于海南崖县榆亚中学,读了1学期,后因病休学1学期。

    1949年9月至1952年2月

    转入海南崖县初级中学(现黄流中学的前身),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习。

    1952年9月至1954年7月

    经考试,进入设在海口的广东琼台师范学校的“专师班”学习,时间2年,主修绘画。

    1954年

    9月,到武汉市,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专修科学习。

    1955年

    7月,参加“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活动。

    12月,参加学院美工队,在黑板报编委会漫画组;参加武汉市万人宣传队,到农村宣传合作化运动。

    1956年7月

    在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并留任,任现代汉语专业语法学(及修辞学)助教。

    1956年7月

    获准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7年

    4月4日,与谭漱谷结婚。

    《动词作定语要带“的”字》,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8期。

    《谈谈关于语法学习的几个问题》,载《华中师院(报)》1957年8月。

    1958年

    《华中师范学院大力改革语言学课程》,载《中国语文》1958年第9期。

    《什么是修辞》,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1期。

    《消极的修辞和积极的修辞》,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2期。

    《用大家都懂的词》,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3期。

    《清楚明白》,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4期。

    《确切妥贴》,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5期。

    《造大家都懂的句子》,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6期。

    《通畅简洁》,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7期。

    《注意句子的表达效果》,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8期。

    《修辞格(一)》,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9期。

    《修辞格(二)》,载《民校教师》1958年第10期。

    1959年

    《“数词+量词”是词还是词组?》,载《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1期。

    《互相 相互》,载《词义辨析》第二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9月版。

    1960年

    《汉语初稿(中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60年3月版(与郑远志、郑远汉合著。撰写“概说”、“词法”部分。署名: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

    《拼音读物:奇袭虎狼窝》,湖北人民出版社1960年6月版。

    《拼音读物:马学礼》,湖北人民出版社1960年6月版。

    《强喻初探》,载《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60年第2期。

    《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载《中国语文》1960年第4期。

    《论“们”和“诸位”之类并用》,载《中国语文》1960年第6期。

    《谈一种宾语》,载《中国语文》1960年第12期。

    《形式主义一例》,载《中国语文》1960年第12期(署名: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语言学战斗组)。

    1962年

    《关于副词修饰名词》,载《中国语文》1962年第5期。

    《谈谈复句的运用问题》,载《函授辅导教材》1962年第2期。

    《木兰从军有几年——谈汉语里的数词》,载《武汉晚报》1962年12月5日。

    1963年

    《略谈定语状语和补语》,载《函授辅导活页》1963年第1期。

    《谈谈复杂谓语》,载《函授辅导教材》1963年第1期。

    《我是怎样备课的》,载华中师范学院《教学经验专题汇编》,1963年5月。

    1964年

    《谈〈挥手之间〉的写作特点》,载《语文函授通讯》1964年第2期。

    1965年

    《现代汉语语法》,华中师范学院印刷厂印刷,1965年5月(署名: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谈“数量结构+形容词”》,载《中国语文》1965年第1期。

    《再谈“们”和表数词语并用的现象》,载《中国语文》1965年第5期。

    1968年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学习毛主席诗词〈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载①《新华师战报》1968年4月25日,②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编:《毛主席诗词》,1968年6月。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载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编:《毛主席诗词》,1968年6月。

    1970年

    《二七烈士纪念碑》,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七册。

    《万恶的萧耀南》,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八册(与王鄂生合作)。

    《瞻仰毛主席武昌旧居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载①湖北省小学《语文》第十册,②福建省初中《语文》第二册。

    《标点符号·句号》,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二册征求意见稿。

    《标点符号·顿号》,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三册征求意见稿。

    《标点符号·省略号》,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五册征求意见稿。

    《消灭错别字》,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六册征求意见稿。

    《标点符号·破折号、括号》,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七册征求意见稿。

    《同义词》,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七册征求意见稿。

    《查字典》,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八册。

    《标点符号·分号》,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九册征求意见稿。

    《同义词》,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九册征求意见稿。

    《查字典》,载湖北省小学《语文》第十册。

    《设问和反问》,载湖北省初中《语文》第四册。

    《语文知识(二)关于复句运用的几个问题》,载湖北省高中《语文》第二册征求意见稿。

    《文言虚词》,载湖北省高中《语文》第四册征求意见稿。

    《几种文言句法》,载湖北省高中《语文》第四册征求意见稿。

    1972年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载①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6月版(同高庆赐教授合作。撰写概说和前五节。署名: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组),②〔日本〕加贺美嘉富译为日文本,日本燎原书店1976年6月出版。

    1976年

    《这是一颗老贫农的心》,载《前进在五·七大道上》1976年5月。

    1977年

    《逻辑知识及其应用》,湖北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署名: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

    《从〈毛选〉五卷看“和”“同”二词的词性》,载《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77年第3期。

    《略论复句与推理》,载《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77年第4期。

    《逻辑知识讲话(一) 逻辑·逻辑学习·逻辑的基本规律》,载《语文函授》1977年第4期。

    《逻辑知识讲话(二) 关于概念》,载《语文函授》1977年第5期。

    《逻辑知识讲话(三) 关于判断》,载《语文函授》1977年第6期。

    《逻辑知识讲话(四) 关于推理》,载《语文函授》1977年第7期。

    《关于“个别性的前提得到了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简介假言直言演绎推理》,载《语文函授》1977年第8期。

    1978年

    由助教越级提升为副教授。

    《关于大、小前提和结论的省略与位置变换》,载《语文函授》1978年第2期。

    《简论二难推理》,载《语文函授》1978年第3期。

    《关于概念的限定》,载《语文函授》1978年第4期。

    《略论“把”字结构的句法地位》,载《语文函授》1978年第5期。

    《充足·必要·充要》,载《语文函授》1978年第6期。

    《关于“种”和“属”》,载《语文函授》1978年第6期。

    《谈谈不同推理方式的配合使用》,载《语文函授》1978年第8期。

    1979年

    《逻辑知识及其应用》,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版。

    《论定名结构充当分句》,载《中国语文》1979年第1期。

    《湖北省语言学会召开代表会议》,载《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

    《论意会主语“使”字句》,载《江汉语言学丛刊》1979年第1期。

    《谈谈多重复句的分析》,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1期。

    《湖北省语言学会积极开展活动》,载《中国语文通讯》1979年第1—2期。

    《定名结构充当分句一例之分析》,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2期。

    《“五个日日夜夜”的说法对吗?》,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2期。

    《“只有…才…”表示唯一条件,这种提法对吗?》,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2期。

    《略说关联词语》,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3期。

    《倒装成分和受事主语》,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4期。

    《“一起”和使用“一起”的句子》,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5期。

    《后分句主语的省略与意会》,载《中学语文教学》1979年第5期。

    《说“仿佛”》,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6期。

    《“日日夜夜”含义补说》,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6期。

    1980年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版。

    《略论“结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略说“名物化”》,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1期。

    《谈“点”“面”并列》,载《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第2期。

    《关于“从…到…”结构》,载《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

    《略谈标点与语气》,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5期。

    《“如果…就…”和“只要…就…”》,载《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第11期。

    1981年

    5月,赴北京参加语法讨论会。

    7月,赴哈尔滨参加“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

    10月,赴成都参加“中国语言学会第一次年会”。

    12月,赴广州参加“中国修辞学会第一次年会”。

    《词类辨难》,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

    《现代汉语里的一种双主语句式》,载《语言研究》1981年第1期。

    《“继续”词性的考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1期。

    《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载①《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②《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版(署名:华萍)。

    《关于“暂拟系统”的几个问题》,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3期(署名:华萍)。

    《关于概念、判断和推理》,载《湖北教育》1981年第12期。

    1982年

    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科研工作者”称号。

    《句子成分辨察》,载①《语文论坛》1982年创刊号,②《教学语法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版。

    《从“灯火连篇”说到“亭亭玉立的小树”》,载《汉语学习》1982年第2期。

    《关于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载《湖北教育》1982年第2期。

    《论“不”字独说》,载《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句子成分的配对性、分层性和连环套合现象》,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7期。

    《关于“诸位......们”之类的说法》,载《湖北教育》1982年第7—8期。

    1983年

    晋升为教授。

    5月,赴合肥参加“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年会”;参加“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三届年会”。

    《语文知识千问》,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与刘兴策等合作)。

    《有关词性的几个问题》,载《湖北电大通讯》1983年第2期。

    《“但”类词对几种复句的转化作用》,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

    《建立教学语法的教材结构系统的探索》,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4期。

    《电大教材〈现代汉语〉中册学习问答(一)》,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5期。

    《试论“A,否则B”句式》,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6期。

    《概念、判断和推理》,载①《小学语文教师之友》,《湖北教育》编辑部1983年6月,②《小学语文教师自修读本》,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版。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载①《小学语文教师之友》,湖北教育编辑部1983年6月,②《小学语文教师自修读本》,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版。

    《电大教材〈现代汉语〉中册学习问答(二)》,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6期。

    《电大教材〈现代汉语〉中册学习问答(三)》,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7期。

    《论现代汉语句型系统》,载《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二届年会以来学会工作报告》,载《湖北省语言学会通讯》第2期,1983年11月。

    1984年

    1月26日,离开黄流老家三十余年后首次回乡探亲。

    4月,赴北京参加“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会”。

    5月,应邀赴芜湖参加“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并作学术报告。

    7月,赴延吉参加“第三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11月,赴南开大学进行“语法研究方法”讲学。

    12月,赴荆门参加语言学会成立大会并作学术报告。

    《电大语法教材学习问答》,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年6月版。

    《“要不是p就q”句式及其修辞作用》,载①《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1期,②《修辞和修辞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7月版。

    《“不过”“只是”的语法意义》,载《字词天地》1984年第1期。

    《说“NP了”句式》,载《语文研究》1984年第3期。

    《“但”类词和“无论p,都q”句式》,载《中国语文》1984年第4期。

    《数量名结构的重叠连用格式》,载《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4月版。

    《关于“给给”》,载《中国语文》1984年第5期。

    《“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的成分分析》,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

    《浪淘沙·春节回海南》,载《华中师院(报)》1984年3月23日(后为《海南日报》所转载)。

    1985年

    任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直至1998年)。

    5月,赴香港参加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

    8月,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9月,主持召开“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四届年会”。

    11月,赴厦门参加“动词与句型讨论会”。

    12月,赴承德参加《现代汉语》教材编写会议。

    《复句与关系词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

    《关于“既然p,就q”句式》,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1期。

    《复句问题论说》,载《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署名:华萍)。

    《关于动宾配搭》,载武汉《普通话》1985年第1期。

    《死?喜?》,载香港《普通话》1985年第1期。

    《“越X,越Y”句式》,载①《中国语文》1985年第4期,②《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现代汉语的“即使”实言句》,载①《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②《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版。

    《谈谈语法规范化的问题》,载《文字改革》1985年第6期。

    《从“原来”的词性看词的归类问题》,载《汉语学习》1985年第6期。

    《关于〈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祝顺有〈新订中学语法系统讲析〉代序》,载祝顺有:《新订中学语法系统讲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

    1986年

    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成员(1998年起任副组长)。

    国家教委“七五”重点项目《现代汉语复句研究》获批立项。

    9月,赴美国出席“第十九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

    12月,赴北京参加“第四次全国语法学术讨论会”。

    《语法问题探讨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1月版。

    《现代汉语》(全国卫星电视教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版。

    《〈现代汉语〉问题解答》(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反递句式》,载《中国语文》1986年第1期。

    《让步句的考察》,载《汉语研究》1986年第1期。

    《转折词和“如果说p,那么q”句式》,载《语文建设》1986年第3期。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载《高教与人才》1986年第3期。

    《“比”字句中的“的”和“得”》,载《语文建设》1986年第5期。

    《〈选美前后〉中的一些语法现象》,载香港《普通话》1986年第5期。

    《奇巧的问答》,载香港《普通话》1986年第5期。

    《从一个实例看标点符号的表意作用》,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6期。

    《首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开幕词》,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1987年

    8月,作为特邀代表赴北京参加“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12月,赴深圳参加深港语言研究所第一次所务会议;赴广州参加“中国语言学年会第四届年会”。

    《关于“帮忙我”之类的说法》,载香港《普通话季刊》1987年第1期。

    《香港人爱用的一个特别的叹词》,载香港《普通话季刊》1987年第1期。

    《现代汉语的“要么p,要么q”句式》,载《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第2期。

    《“像·(名·似的)”还是“(像·名)·似的”?》,载《汉语学习》1987年第3期。

    《复句的分类》,载《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年4月。

    《普通话语法、词汇、语音测试问题的探讨》,载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②香港普通话研习社、香港中国语文学会:《普通话测试论文集》,1988年12月。

    《关于现代汉语的学习》(一),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9期。

    《关于现代汉语的学习》(二),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0期。

    《现代汉语的特指性是非问》,载①《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4期,②《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语修沟通管见》,载①《修辞学习》1987年第5期,②《语法修辞结合问题》,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前加特定形式词的“一X,就Y”句式》,载①《中国语文》1987年第6期,②《〈中国语文〉200期纪念刊文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7月版。

    1988年

    任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所长。

    1月,赴荆州主持召开“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五届年会”。

    3—5月,以“访问教授”的身份,赴美国夏威夷大学讲学。

    8月,赴深圳参加“深港片语言问题国际讨论会”。

    《关于形容词短语》,载《荆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高三尺”之类说法中“高、重”等词的词性判别》,载《语言学通讯》1988年第3期。

    《“NN地V”结构》,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五届年会开幕词》,载《湖北省语言学会通讯》第4期,1988年1月。

    1989年

    《语法问题探讨集》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10月,赴美国夏威夷大学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

    11月,赴杭州参加“中国语言学会第五届年会”。

    12月,赴孝感主持召开“湖北省语言学第六届年会”;赴长沙主持召开《现代汉语》教材编写工作会议。

    《词类问题的思考》,载①《语言研究》1989年第1期,②《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1991年7月版。

    《词类判别四要点》,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

    《章震欧〈实用现代汉语〉序》,载章震欧:《实用现代汉语》,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版。

    《务实求新继往开来》,载《语法求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版。

    《三点希望》,载《语法求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版。

    《“有没有VP”疑问句式》,载①《双语双方言》,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版,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0年第4期。

    《深港片语言问题研讨会闭幕词》,载《双语双方言》,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版。

    《纪洪志〈普通话口语训练手册〉序》,载纪洪志:《普通话口语训练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1990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生导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选择问》获批立项。

    《形容词短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版。

    《文化语言学》(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时间词“刚刚”的多角度考察》,载《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与丁力、汪国胜、张邱林合作)。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载①《云梦学刊》1990年第1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0年第9期,③《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0年第6期。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系列教材〈现代汉语〉叙》,载《语言学通讯》1990年1—2期。

    《良师与益友》,载《汉语学习》1990年第5期。

    《实中求新 新而不怪》,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6期。

    《关于方言语法》,载《语言文学论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版(与吴振国合作)。

    1991年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月,受聘为暨南大学兼职博士导师;赴北京参加“语法研究座谈会”。

    8月,赴深圳参加“汉语双方言会议(国际)”;主持“湖北省语言学第七届年会”。

    10月,赴厦门参加“中国语言学会年会第六届年会”;赴北京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会议。

    11月至12月,赴美参加美国中文教师协会学术年会及访学。

    《现代汉语》(高等师范学校教学用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版。

    《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载《中国语文》1991年第1期。

    《现代汉语的特殊格式“V地V”》,载《语言研究》1991年第1期。

    《序文两篇》(《序〈汉语辞格大全〉》,《序〈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载《语言学通讯》1991年1—2期。

    《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载①《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第2期,②《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关键在于怎么讲语法》,载《语文学习》1991年第2期。

    《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的两个“三角”的研究——80年以来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语研究的发展》,载①《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②《80年代与90年代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版(署名:华萍)。

    《关于辞格》,载《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第5期。

    《从句法组织看现代汉语的丰富、优美与精炼》,载《语文建设》1991年第6期。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充分”》,载①《湖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1期。

    《南片话语中述谓项前移的现象》(选摘),载《深圳教育学院深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第2期。

    《萧国政等〈新订教学语法精讲〉序》,载萧国政等:《新订教学语法精讲》,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六届年会开幕词》,载《语言学通讯》1991年3—4期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开幕词》,载《语言学通讯》1991年3—4期。

    1992年

    国家“八五”重点项目《现代汉语时间方所语言形式之研究》获批立项。

    《语法问题发掘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版。

    《规范汉语教程》(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

    《从基本流向综观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十年》,载①《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②《中国语文四十周年纪念刊文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10月版,③《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语文出版社1993年10月版(提要),④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第1期。

    《现代汉语转折句式》,载《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第2期。

    《南片话语中述谓项前移的现象》,载①《双语双方言》(二),香港彩虹出版社1992年8月版,②《汉语研究论集》第一辑,语文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语法问题发掘集自序》,载《语言学通讯》1992年1—2期。

    《关于“一个星期的第一天”》,载香港《普通话》1992年第2期。

    《第二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闭幕词》,载《双语双方言》(二),香港彩虹出版社1992年8月版。

    《抬头是山 路在脚下》,载《中师生报》第146期,1992年5月17日。

    《毛泽东语言运用的群众性原则》,载《理论月刊》1992年第5期(与卢卓群合作)。

    《〈汉语复句与单句的对立和纠结〉摘要》,载《第一届国际汉语语言学会议论文摘要》,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等研究中心1992年6月版。

    《毛泽东语言运用的理论和实践》,载《语言文字规范化文集》,香港彩虹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忆秦娥·艳阳方好》,载《流韵》第1期,1992年7月29日。

    《卜算子·杨柳桥道别》,载《流韵》第2期,1992年10月29日。

    1993年

    任中国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此后,连任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教委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复句深入研究》获批立项。

    6月,赴新加坡参加国际会议,宣读论文。

    《邢福义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现代汉语》(主编)(大学专修科用书,卫星电视教材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现代汉语辅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中学汉语》第一册(对外汉语教材,挂“主编”之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版。

    《中学汉语》第二册(同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版。

    《中学汉语》第三册(同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

    《中学汉语》第四册(同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版。

    《中学汉语》第五册(同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中学汉语》第六册(同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形容词的AABB反义叠结》,载《中国语文》1993年第5期(与李向农、丁力、储泽祥合作)。

    《汉语复句与单句的对立和纠结》,载①《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第1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第5期。

    《治学之道学风先导》,载①《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第4期,②《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1月版。

    《从“似X似的”看“像X似的”》,载①《语言研究》1993年第1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第10期。

    《现代汉语数量词系统中的“半”和“双”》,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4期,载①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西北大学汉学研究所《国际汉学论坛》,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版,②《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6月版。

    《关于毛泽东著作语言的分析》,载《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2期。

    《关于毛泽东著作语言的论析》,载《武汉市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半”的词性判别和词形规范》,载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3年第4期。

    《“学者+教育家”的气度》,载①《张志公语言和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语文出版社1993年7月版,②《云梦学刊》1993年第4期。

    《〈红楼梦〉中的“因Y,因G”》,载①《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第9期。

    《选择问的句群形式》,载①《汉语学习》1993年第6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4年第2期,③《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版。

    《从“龙的子孙”说到“星期七”》,载《学语文》1993年第1期。

    《〈现代汉语〉教材的三个“讲求”》,载《高教书讯》1993年5月15日。

    《亦师亦友 志在高山》,载《研究生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4期。

    《文字问题二议》,载①《全国中师生汉字规范知识竞赛赛题汇编·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②《语文建设》1994年第4期。

    《序徐杰〈汉语描写语法十论〉》,载徐杰:《汉语描写语法十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版。

    《序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载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1994年

    《现代汉语教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5月版。

    《NVN造名结构及其VN丨NV简省形式》,载《语言研究》1994年第2期。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小三角”和“三平面”》,载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4年第5期。

    《关于现代汉语复句研究》,载《黄冈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尊重事实 讲究文品——文章写作反思》,载《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3期。

    《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载①《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4年第12期。

    《南味“好”字句》,载①《双语双方言》(三),汉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5年第5期。

    《文字问题二议》,载《语文建设》1994年第3期。

    《一个有朝气有作为的出版社》,载《高教书讯》1994年5月18日。

    《我谈语文规范化》,载《语文建设》1994年第6期。

    《对于未来我们充满希望》,载①《汉语学习》1994年第4期,②邵敬敏主编《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谈谈高师教材〈现代汉语〉》,载《语文建设》1994年第11期。

    《第三次双语双方言研讨会开幕词》,载《双语双方言》(三),汉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

    《序王群生〈湖北荆沙方言〉》,载王群生:《湖北荆沙方言》,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

    《序吴永德〈现代汉语词汇学简论〉》,载吴永德:《现代汉语词汇学简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版。

    《序骆小所〈现代修辞学〉》,载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

    《序邓衍铨等〈修辞大观〉》,载邓衍铨:《修辞大观》,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

    《序卢卓群〈语法语汇问题论集〉》,载卢卓群:《语法语汇问题论集》,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1995年

    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

    主编的《现代汉语》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语法问题发掘集》获首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4月,赴海口参加“第四届国际闽方言学术研讨会”。

    11月,赴日本大阪、东京等地讲学和作学术访问。

    《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9月版。

    《“更”字复句》,载《中国语言学报》第5期,商务印书馆1995年6月版。

    《小句中枢说》,载①《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3期。

    《从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看现代汉语数词系统》,载①《方言》1995年第3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5年第11期。

    《选择问句群与前引特指问的同指性双层加合》,载日本《中国语研究》第37期,株式会社白帝社1995年10月。

    《从语言不是数字说起》,载《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否定形式和语境对否定度量的规约》,载①《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3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1期。

    《汉语语法研究之走向成熟》,载《汉语学习》1995年第1期。

    《序〈文化语言学〉》,载《文化语言学中国潮》,语文出版社1995年1月版。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八届年会开幕词》,载《湖北省语言学会通讯》第6期,1995年2月。

    《语言文字论著序文两篇》,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语文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写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正式成立的时候》,载《语文现代化论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研究工作的思考和一个教师的企盼——序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载《学语文》1995年第3期。

    《与语文工作者谈治学》,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6期。

    《祝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隆重举行》,载《师范生周报》1995年12月10日第312期。

    1996年

    国家教委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小句三律和小句中枢语法系统》获批立项。

    《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说“您们”》,载①《方言》1996年第2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9期。

    《方位结构“X里”和“X中”》,载《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4期。

    《“却”字和“既然”句》,载《汉语学习》1996年第6期。

    《文品问题三关系》,载《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3期。

    《关于成语换字活用》,载《语文建设》1996年第12期。

    《亦师亦友 “导”字当先》,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八五”期间的现代汉语研究》,载《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8月版(与汪国胜、吴振国、萧国政合作)。

    《文品问题三议》,载《华中师大报》1996年4月10日。

    《汉语学习被当成了日中友好的桥梁》,载《汉语学习》1996年第3期。

    《汉语学习与日中友好》,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

    《根在黄流》,载《海南日报》1996年6月3日。

    《建设“夕阳红”工程》,载《政协信息》1996年第20期。

    《序卢卓群主编〈学生常用成语词典〉》,载卢卓群:《学生常用成语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版。

    《着力于“学者素质”的培养》,载《华中师大报》1996年12月20日。

    《注意句子中词语之间的照应》,载《中国报刊月报》1996年第4期。

    《序常春〈现代汉语教学与测试研究〉》,载常春:《现代汉语教学与测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1997年

    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复句系统和复句句式》获批立项。

    4月,应邀赴香港大学访问,并在香港参加国际会议,宣读论文。

    《“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载①《语言研究》1997年第2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3期。

    《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载①《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3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12期,③《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V为双音节的“V在了N”格式——一种曾经被语法学家怀疑的格式》,载①《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4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2期。

    《从吕先生不讲过头话说起》,载《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

    《说说言语风趣》,载《语文建设》1997年第11期。

    《〈汉语层次分析录〉序》,载①《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2期,②饶长溶:《汉语层次分析录》,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57年5月版。

    《面对更新的未来——新时期语法学者国际学术讨论会欢迎词》,载①《汉语学习》1997年第2期,②《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邢福义(自述)》,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读晓苏的小说》,载《长江日报》1997年2月11日。

    《给祝敏彻教授的信》,载潘攀:《金瓶梅语言研究》,武汉出版社1997年2月版。

    《屈哨兵〈广告语言方略〉序》,载屈哨兵:《广告语言方略》,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7月版。

    《十年辛苦不寻常》,载《双语双方言》(五),汉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鉴定意见》,载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署名邢福义 汪国胜,汪国胜执笔),载《语文建设》1997年第12期。

    《〈华中语学论库〉序》,载李向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李向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推荐书》,载李向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推荐书》,载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1998年

    《汉语语法学》获中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并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

    3月,赴澳门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

    《汉语小句中枢语法系统论略》,载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7期,③《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版。

    《关系词“一边”的配对与单用》,载①《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9年第3期,③《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说名词赋格》,载《李新魁教授记念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

    《令人忧虑的汉字“繁体错位”》,载《语文建设》1998年第1期。

    《李宇明等〈语言的理解与发生〉审读报告》,载李宇明等:《语言的理解与发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一代宗师 百世楷模——吕叔湘先生永远指导着我们》,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8期。

    《汉语语法教学与测试的若干问题》,载①澳门理工学院《理工学报》1998年8月第1—2期,②澳门理工学院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ACTAS论文集》。

    《周建民〈广告修辞学〉序》,载周建民:《广告修辞学》,武汉出版社1998年8月版。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九届年会开幕词》,载《湖北省语言学会通讯》第7期,1998年5月。

    《年年岁岁 春夏秋冬》,载《海南日报》1998年11月22日。

    《丁力〈现代汉语列项选择问研究〉推荐书》,载丁力:《现代汉语列项选择问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99年

    在华中师范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以母语汉语为教学和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系,任系主任。

    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会长。

    8月,赴德国汉诺威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

    《汉语法特点面面观》(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本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载《方言》1999年第2期。

    《说“兄弟”和“弟兄”》,载①《方言》1999年第4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

    资料《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3期。

    《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读许嘉璐先生的信》,载①《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3期,②《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年第4期(题为《大力促进中国语言学的兴盛——读许嘉璐先生的信》)。

    《汉语语法研究的展望》,载《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版。

    《时间方所》,载《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版(与李向农、储泽祥合作)。

    《复句》,载《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

    《序〈数里乾坤〉》,载①《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②张德鑫《数里乾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语言学系建立与发展的三点认识》,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序》,载陈恩泉:《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一位可以不设防的朋友——我心底里的方言学家詹伯慧教授》,载①《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②《立说传薪风雨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届年会开幕词》,载《湖北省语言学会通讯》第8期,1999年1月。

    《新世纪的呼唤》,载《中国教育报》1999年8月10日。

    《从新世纪的呼唤说到对外汉语教学》,载《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对外汉语教学论集。

    《语言哲学对话摘登》,载于根元等:《语言哲学对话》第117、134、139、147、150、161页,语文出版社1999年5月版。

    《“狂鬍”?》,载《湖北广播电视报》1999年第39期第4版(1999年9月27日)。

    《大写的“爱”字》,载《华中师大报》1999年9月30日。

    《序吴松贵〈“三字一话”通用教程〉》,载吴松贵:《“三字一话”通用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序邵则遂〈湖北方言词〉》,载邵则遂:《湖北方言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根在黄流〉代序后记》,载邢福壮主编:《黄流村志》,1999年10月。

    《卜算子·杨柳桥道别》,载邢福壮主编:《黄流村志》第177页,1999年10月。

    《忆秦娥·艳阳方好》,载邢福壮主编:《黄流村志》第178页,1999年10月。

    《卜算子·松柏万年青》,载邢福壮主编:《黄流村志》第178页,1999年10月。

    《让大学生才智闪光》,载《华中师大报》1999年12月29日。

    2000年

    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任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1月,出席“汉语重叠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7月,赴英国牛津大学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

    《文化语言学》(主编)修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公关语言》(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最”义级层的多个体涵量》,载①《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②《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6期。

    《说“V一V”》,载《中国语文》2000年第5期。

    《小句中枢说的方言实证》,载①《方言》2000年第4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3期。

    《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载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2期。

    《往前又是0起点——〈汉语复句研究〉自序》,载《汉语学习》2000年第4期。

    《〈文化语言学〉增订本序》,载《文化语言学》修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1月版。

    《“很+名词”的语言文化问题辨察》,载《文化语言学》修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汉语句法形式的趋简性和人文性》,载《文化语言学》修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一本描写武汉俗语的好书》,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7期;又《序〈武汉俗语纵横谈〉》,载朱建颂:《武汉俗语纵横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序储泽祥〈名词及其相关结构研究〉》,载储泽祥:《名词及其相关结构研究》,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版。

    《序卢卓群〈汉语小论文写作初步〉》,载卢卓群:《汉语小论文写作初步》,华

    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载张德鑫主编:《回眸与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系”研究〉推荐书》,载郑贵友:《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调研高校男女毕业生和社会需求的关系》,载《人民政协报》2000年7月31日。

    《〈汉语学报〉发刊词》,载《汉语学报》2000年第1期,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001年

    任新加坡教育部华文教材海外顾问(任期5年)。

    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2005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句法机制多层面探究》(2001ZDXM74003)获批立项。

    《文化语言学(增订本)》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小句中枢说》获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汉语语法教学与测试的若干问题》获澳门理工学院优秀论文一等奖。

    1月,赴香港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

    5月,赴新加坡履行海外顾问职责。

    7月,赴澳门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

    8月,赴新加坡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

    《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版。

    《邢福义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小句中枢说的方言续证》,载①《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10期。

    《说“句管控”》,载①《方言》2001年第2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9期。

    《表述正误与三性原则》,载①《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7期,③《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2000》,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版。

    《汉语语法现象的句管控》,载《HNC与语言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序李英哲〈汉语历时共时语法论集〉》,载《汉语历时共时语法论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教材里的论断要留有余地》,载《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第5期。

    《序杨烈雄〈汉语素质教学论〉》,载杨烈雄:《汉语素质教学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萧国政〈汉语语法研究论〉推荐书》,载萧国政:《汉语语法研究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护根”情结》,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7期。

    《说说做学问》,载《华中师大报》2001年4月10日。

    《有所不学——再谈做学问》,载《华中师大报》2001年6月20日。

    《含笑芙蓉城》,载《华中师大报》2001年10月18日。

    《建筑学科队伍的金字塔》,载《华中师大报》2001年12月10日。

    《我们的事业在前进——第三届双语双方言国际研讨会开幕词》,载《双语双方言》(七),汉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002年

    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全省共10人)。

    被华中师范大学评聘为文科资深教授,终身任职。

    6月,出席“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9月,应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的邀请,以“中国杰出访问学人”的身份赴香港,于26日出席“杰出学人成就表扬典礼”,接受表彰,之后在香港作了3场学术讲演。

    12月,出席“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

    《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辨》,载《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误用与误判的鉴别四原则》,载《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1期。

    《“起去”的普方古检视》,载①《方言》2002年第2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8期,③徐杰主编:《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有关“起去”的两点补说》,载《方言》2002年第3期。

    《短语问题二论》,载《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社会公益对学风文品的规约》,载《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4期。

    《汉语的复句系统和复句句式》,载《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没”不一定就是“0”》,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最”的实际运用》,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漫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载《中学语文》2002年第2期。

    《从“黄人”说开去》,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注意语言运用的动态性》,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从木兰从军多少年谈起》,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以薛宝钗说的“我们”为引子》,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序〈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载郑贵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韩国汉城新星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关于“学生了”》,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

    《换个说法》,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8期。

    《斟酌斟酌》,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9期。

    《语言中的文化蕴含——兼谈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载《中学语文》2002年第9期。

    《莫羡三春桃与李》,载《华中师大报》2002年9月10日。

    《是非问和特指问的溶合》,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0期。

    《“夜里”和“途中”》,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1期。

    《二十年前的一份奖状》,载《华中师大报》2002年11月30日。

    《语言表达的地域民俗性》,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2期。

    《序〈汉语篇章语言学〉》,载郑贵友:《汉语篇章语言学》,外文出版社2002年第1版。

    《汉语之美》,载《文明》2002年第12期。

    《语言的文化与文化的语言》,载《光明日报》2002年12月5日C1版。

    《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接受《光明日报》通讯员和记者采访的谈话记录),载《光明日报》2002年12月22日第1版。

    《专家评审意见》,载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7月版。

    《序〈语法研究录〉》,载李宇明:《语法研究录》,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

    2003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语句法语义“普—方”比较研究》,获批立项(01AYY003)。

    《汉语复句研究》获武汉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0月,出席“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词类辨难》(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版。

    《邢福义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说“生、死”与“前”的组合》,载①《中国语文》2003年第3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3年第8期,③《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版。

    《“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载①《方言》2003年第3期,②《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双语教育与民族精神》,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11日。

    《语法知识在语言问题思辨中的应用》,载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1期。

    《关于世界语的两点看法》,摘入《失语的世界语》,载香港《凤凰周刊》2003年第25期(总122期)。

    《〈现代汉语的用事成分与工具范畴〉推荐书》,载吴继光:《现代汉语的用事成分与工具范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重读旧文话备课》,载《华中师大报》2003年6月20日。

    《三点意思》,载《咬文嚼字》2993年第8期。

    《莫羡三春桃与李 桂花成实向秋荣》,载《华中师大报》2003年10月18日。

    《〈汉语模糊语义研究〉推荐书》,载吴振国:《汉语模糊语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语言学系本科生举行学术报告会有感》,载《华中师大报》2003年12月31日。

    2004年

    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任《汉语学报》主编。

    《汉语复句研究》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面向21世纪的高校语言教材编写与语言教育研究”项目(与汪国胜、卢卓群合作)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0月,应武汉大学之的邀,在该校承办的2004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上作了题为《培养思辨能力》的学术报告。

    12月,出席“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

    《汉语句法机制验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月版(与刘培玉、曾常年、朱斌合著)。

    《拟音词内部的一致性》,《中国语文》2004第5期。

    《承赐型“被”字句》,《语言研究》2004第1期。

    《研究观测点的一种选择——写在“小句中枢”问题讨论之前》,载①《汉语学报》2004年第1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11期。

    《本刊的愿望》,《汉语学报》2004年第1期(署名:《汉语学报》编辑部)。

    《新意浓浓——序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汉语学习》2004年第5期。

    《学科建设与学科流派》,《华中师大报》2004年9月3日。

    《敬业乐业以身作则》,《华中师大报》2004年11月20日。

    《给济华兄的一封信》,《黄济华〈憨夫诗文选集〉五人谈》,《新作家》2004年第12期。

    《黄流水土黄流人——叙泰钦〈奋进人生〉》,陈泰钦:《奋进人生》,花城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005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汉语词汇学和汉语语用学的总结与研究》(05JJD740010)获批立项。

    “面向21世纪的高校语言教材编写与语言教育研究”项目(与汪国胜、卢卓群合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1月,出席“动词与宾语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12月,出席“第二届华文教学国际论坛”。

    《语言运用漫说》,语文出版社2005年1月版。

    《语言学科发展三互补》,载①《汉语学报》2005年第2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5年第7期,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文信息》第11期(总第119期),2005年11月28日。

    《新加坡华语使用中源方言的潜性影响》,载①《方言》2005年第2期,②《汉语方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载①《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3期,②《双语双方言》(八),汉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西游记〉中的“起去”与相关问题思辨》,载《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3期。

    《关于语言规划》,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序《中国语言规划论》,载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语言学》,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高档次的华中师大学报》,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黄流民歌的美学境界》,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何人不起故园情》,载《海南日报》2005年4月17日第8版。

    《何人不起故园情——序〈崖州民歌〉》,载《海南汽运》2005年第5期(2005年4月9日)。

    《我们的研讨活动充满活力(开幕词)》,载《双语双方言》(八),汉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序〈语法〉》,载丁力:《语法》,三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华中师大历史画卷上一个永远的亮点》,载《华中师大报》2005年9月20日。

    2006年

    《汉语复句研究》获中国高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3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第31期“博雅大讲坛”主讲题为《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的讲演。

    7月,出席“第九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

    9月,赴新加坡出席“华语论坛暨桃李聚会”。与会期间,于9月5日,同来自广州市、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美国的五位学者一道,由新加坡著名语言学家、李光耀内阁资政的华语教师周清海教授陪引,在总统府会见李显龙总理,并进行座谈。

    10月,应邀赴南京大学作了一场题为《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的学术讲演;

    12月,以名誉会长身份出席“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并作题为《“辞达而已”原则的启示》的大会报告。

    《处理好词典编撰中结论与事实的关系》,载《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1期。

    《语言研究的“向”和“根”》,载《光明日报》2006年3月21日第5版。

    《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载《光明日报》2006年8月8日第5版。

    《〈汉语学报〉的基本走向》,载《汉语学报》2006年第1期(署名“本刊编辑部”)。

    《归总性数量框架与双宾语》,载①《语言研究》2006年第3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6年第11期。

    《语言学》(与汪国胜、徐杰共同执笔),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三点意见(关于“的”和“地”)》,载《咬文嚼字》2006年第11期。

    《汉语复句语料库的建设与利用》(与姚双云合作,姚双云执笔),载《中文信息处理的探索与实践——第三届HNC与语言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我们的研讨活动充满活力》,载《双语双方言》(八),汉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007年

    《汉语句法机制验察》获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月,出席全国政协第十届第五次会议,列席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多次重要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提高国家语委规格的建议》的提案;接受了湖北教育电视台的专访。

    4月,参加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参加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

    10月,出席“语法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

    《“救火”一词说古道今》,载《光明日报》2007年2月1日第9版。

    《“人定胜天”——语话今古》,载《光明日报》2007年7月19日第9版。

    《连词“为此”论说》(与姚双云合作),载《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

    《新词语的监测与搜获——一个汉语本体研究者的思考》,载《语文研究》2007年第2期(又见《双语双方言》(八),汉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讲实据求实证》,载《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语言学》(与汪国胜、徐杰共同执笔),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救火”和“救人”》,载《咬文嚼字》2007年第7期。

    《读书与做学问》,载《华中师大报》2007年4月20日。

    《汉语的简匀美》,载《中学语文报》2007年4月28日。

    《汉语的节奏美》,载《中学语文报》2007年5月2日。

    《汉语的情味美》,载《中学语文报》2007年5月8日。

    《汉语的人文美》,载《中学语文报》2007年5月12日。

    《邢福义教授贺词》,载周清海:《全球化背景下的华语文与华语文教学》,新加坡青年书局2007年8月版。

    《新的刊物 新的高度》,载《汉藏语学报》2007第1期,商务印书馆2007年9月版。

    《进取意识 榜样意识》,载《华中师大报》2007年9月20日。

    《母校黄流中学怀想——黄流中学校志序》,载《华中师大报》2007年11月10日。

    《黄流中学怀想》,载《光明日报》2007年12月25日第4版。

    《序黄树先〈汉藏语论集〉》,载黄树先:《汉藏语论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序何洪峰〈汉语语法的多维探究〉》,载何洪峰:《汉语语法的多维探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序陈淑梅〈语法问题探究〉》,载陈淑梅:《语法问题探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008年

    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小句联结机制研究》(08JJD740062)获批立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专项任务项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语言学卷)》和《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子课题——“语言学”部分(教社科司函〔2008〕65号)获批立项。

    2月至3月,赴北京参与《光明日报》国学版牵头的《三字经》修订活动,出席“《三字经》修订工程编审会议”并应邀担任“《三字经》修订工程委员会”副主任。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与汪国胜共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版。

    《语法问题追踪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语言学》(与汪国胜共同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漫话〈有所不为〉》,载《光明日报》2008年1月14日第12版。

    《“X以上”纵横谈》,载《光明日报》2008年9月1日第12版。

    《“人定胜天”的古代原本用法与现代通常用法》,载《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从研究成果看方言学者笔下双宾语的描写》,载《语言研究》2008年第3期。

    《理论的改善和事实的支撑——关于领属性偏正结构充当远宾语》(与沈威合作),载《汉语学报》2008年第3期。

    《语言学》(与汪国胜共同执笔),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陈淑梅和她的〈语法问题探究〉》,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

    《序卢卓群、普丽华〈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载卢卓群、普丽华:《中文学科论文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序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探究〉》,载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009年

    再次被聘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委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专项任务项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子课题——“语言学”部分(教社科司函〔2009〕14号)获批立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专项任务项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子课题——“语言学”部分(教社科司函〔2009〕213号)获批立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语句法语义“普—方”比较研究》结项,等级优秀。

    10月,出席“‘句子功能’国际学术研讨会”;

    11月,出席“语言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12月,应邀出席“第九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作了题为“语言表述的正误与可否”的主题演讲。

    《大学语文》(主编,汪国胜为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语法问题献疑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10月版。

    《测估词语+反义AA》,载《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1期。

    《说“广数”》,载《光明日报》2009年5月18日第12版。

    《两次指点》,载《光明日报》2009年8月8日第12版。

    《桂山魂》,载《光明日报》2009年12月24日第10版。

    《语言学》(与汪国胜共同执笔),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永远站到问号的起跑点上》,载《华中师大报》2009年2月20日。

    《华中师大发展的启示》,载《华中师大报》2009年3月27日。

    《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关于精品课程教材〈现代汉语〉的编写》,载《教改论坛》2009年3月第1期(总第35期)。

    《序张邱林〈“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载张邱林:《“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话说三亚(代序)》,载林勇:《走进三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版。

    2010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专项任务项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1》子课题——“语言学”部分(教社科司函〔2010〕194号)获批立项。

    4月,应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和文学院的邀请赴榕讲学,作分别题为“研究生研究潜质的冶炼”和“事实发掘与研究深化”两场学术演讲;

    5月,以学术顾问身份出席《全球华语词典》座谈会;任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6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湖北省委授予首批“荆楚社科名家”荣誉称号;

    9月,出席“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作题为《事实终判:“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辨证》的主题讲演;

    10月,出席“第四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所长)论坛”。

    《现代汉语》(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与汪国胜共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版。

    ОБРАТНАЯОБУСЛОВЛЕННОСТЬМОДЕЛЯМИ СЛОЖНОГО ПРЕДЛОЖЕНИЯ СМЫСЛОВЫX ОТНОШЕНИЙ СЛОЖНОГО ПРЕДЛОЖЕНИЯ В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Е俄国莫斯科《语言科学问题》2010年第2期(Вопросы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x наук No.2[42] 2010г.)(说明:《语言科学问题》为国际性语言研究期刊,国际刊号ISSN。本期刊登文章的,有俄国、中国、美国、土耳其、阿塞拜疆等五个国家的学者。本文的中文题目为《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原载《中国语文》1991年第1期。近20年之后,俄国刊物详细摘选转载此文,并于开头处这么介绍作者:邢福义,汉语逻辑语法学派创始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国立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翻译者是谁,未见说明)。

    《论单线递进句》,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原载《汉语学报》2010年第1期,原题《以单线递进句为论柄点评事实发掘与研究深化》,载①《澳门语言学刊》2010年第1期全文刊登,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③《中国语言学报》第5期全文转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X以上”格式在现代汉语中的演进》,载《语言研究》2010年第1期。

    《“广数”论略》,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十来年”义辨》,载《光明日报》2010年6月21日第12版。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序》,载《汉语学习》2010年第4期。

    《治学管见略陈》,载《华中人文论丛》2010年第1期。

    《我的治学经历与心迹》,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从“黄人”说开去》,载《语文建设》2010年增刊。

    2011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通过答辩,正式立项,任首席专家。

    《语法问题献疑集》获武汉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2月,在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会暨第四期“华大论坛”讲座作《文章千古事:道德与文章》主题演讲。

    《汉语语法三百问》韩文译本,韩国延世大学金铉哲教授翻译,韩国出版社CHINAHOUSE,2011年7月版。

    《事实终判:“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辨证》,载《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题目改为《“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辨》)。

    《“复制”与“抄袭”》,载《光明日报》2011年3月25日(又见《华中师大报》2011年3月10日)。

    《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载《光明日报》2011年7月4日。

    《大家小书 形小义大》,载《汉语学报》2011年第2期。

    《“国学”和“新国学”》,载《光明日报》国学版丛书《国学精华编》(梁枢主编),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版。又,载《光明日报》国学版丛书《国学访谈录》(梁枢主编),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版。

    《语法研究史志识》,载《汉藏语学报》第5期(2011),商务印书馆版。

    《治学管见四则》,载《华中师大报》2011年1月20日。

    《护卫母语尊严——访语言学家、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邢福义》(宋晖访谈),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12日。

    《关注语言生活,做好语言研究》,载《北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加强学风建设 深化事实发掘——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邢福义访谈录》(崔乐、高媛媛),载《中国语言生活》2011年第4期。

    《第十届双语双方言研讨会开幕词》,载《双语双方言(十)》,深圳报业集团

    出版社2011年6月版。

    《从“黄人”说开去》,载《语文建设》2011年增刊。

    2012年

    4月,应武汉大学文学院之邀在黄侃讲堂上作了一场题为“事实胜于雄辩”的学术讲演。

    9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2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语言研究能否放宽到人类之外》的学术演讲;作为学术顾问出席“《全球华语大词典》第一次编委会议”。

    10月,出席“汉语语序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光明之路越走越宽敞》,载《光明日报》2012年2月25日。

    《“诞辰”古今演化辨察》,载《光明日报》2012年4月16日。

    《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载《光明日报》2012年8月27日。

    《邢梦璜与文化黄流》,载《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1日。

    《说“数量名结构+形容词”》,载《汉语学报》2012年第2期(又见,①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2年第9期,②《澳门语言学刊》2012年第1期)。

    《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构想》(与汪国胜合作,由汪国胜执笔),载《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我的为学轨迹与领悟》,载《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第4期。

    《好教师必须是个好学者》(与晓苏合作),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期。

    《中国语法思想史·邢序》,载林玉山:《中国语法思想史》,语文出版社2012

    年5月版。

    《序〈自然口语中的关联标记研究〉》,载姚双云:《自然口语中的关联标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

    《加强对新语言的跟踪研究》,载《字斟句酌》2012年1月15日。

    2013年

    《语法问题献疑集》获第六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8月,参加2013届方言调查高级研修班;应邀赴哈尔滨出席“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2013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

    10月,出席第七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获华中师范大学“华大卓越教授奖”(全校共2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持全球华语语法研究主要负责人会议。

    《辞达而已矣——论汉语汉字与英文字母词》,载①《光明日报》2013年4月22日,②《新华文摘》2013年第13期全文转载。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理论与事实互动》,载《汉语学报》2013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12期部分转载)(与谢晓明合作)。

    《词典的词类标注:“各”字词性辨》,载①《语言研究》2013年第1期,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3年第5期。

    《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与汪国胜合作,由汪国胜执笔),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1期。

    《说“永远”:从孔子到老舍》,载《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8日。

    《为学轨迹与领悟》,载吴晋升等主编:《感悟人生启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海南邢氏历史文化长廊序言》,载《文学教育》2013年第2期。

    《序〈汉语复句句序和焦点研究〉》,载朱斌:《汉语复句句序和焦点研究》,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5月版。

    《海南邢氏历史文化长廊(序言)》、《邢梦璜与文化黄流》,载《澳门报告》2013年第3期(排在澳门柯建刚《“文化黄流”海南文化的奇葩》一文之后,合成一组)。

    《“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缩写),载《字斟句酌》2013年第11期。

    2014年

    4月,应澳门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之邀,分别作了题为《论实互动 事实终判》与《讲实据 求实证》两场学术讲演;广州大学作了《语法研究:事实胜于雄辩》的学术报告。

    11月,出席“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作了题为《起去:双音趋向动词语法系统的一个成员》的大会报告。

    《汉语方言现象与华人文化风情》,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汉语事实在论证中的有效描述》,载《语文研究》2014年第4期。

    2015年

    10月,应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处的邀请,分别作题为《关注语句的文化蕴含》与《如何建好语言学的学科平台》两场学术报告;应邀访问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并作《论事并重事实终判》的专题报告。

    《“起去”:双音趋向动词语法系统的一个成员》,载《汉语学报》2015年第1期。

    《关于湖北方言研究》,载《汉语学报》2015年第3期(与汪国胜合作)。

    2016年

    5月,赴南京参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2016年度工作扩大会议。

    《关注华语词句的文化蕴含》,载《汉语学报》2016年第1期。

    《“语言事实”的从众》,载《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4期。


    2017年

    《说“S‖V〈得〉有∣NP”句式》,载《语言战略研究》2017年第1期。

    《汉语语法学》英译本Modern Chinese Grammar: A Clause-Pivot Approach由英国Taylor & Francis Group(泰勒弗朗西斯集团)旗下Routledge Press(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

    2018年

    《寄父家书》,商务印书馆2018年4月版。

    《邢福义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总计12卷,截止2022年12月,已出版11卷。)

    2020年

    《光明语学漫录》,商务印书馆2020年4月版。

    《论“X缘”》,载《汉语学报》2020年第3期。

    2021

    5月12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顺利通过结项鉴定。

    2022

    7月10日,《邢福义文集》出版研讨会在我校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